1月下旬,新鴻基公司。

馮永祥招待了應邀而來的鄭家純,兩家父輩關係交好,所以兩人也是從小就認識,而且還是好友。論親密關係,林祖輝不過是鄭家純後來的朋友,而且林祖輝其實是和鄭裕彤一個層次的,遠不及鄭家純和馮永祥的關係親密。

所以,馮永祥在得到一個好訊息後,便第一時間打算告知鄭家純。

“純哥,你覺得永安集團如何?”坐下來後,馮永祥開口說道。

鄭家純不知何意,但是老老實實的說道:“物業資產豐富,但是業務做的一塌湖塗,市面上說他們‘不做更好’就是真實寫照。”

馮永祥點點頭,又說道:“本月中旬,永安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郭志仁宣佈:將該公司百貨業務資產,賬面值約4.3億港幣,轉移到永安百貨(百慕大)名下。此舉,打破了郭家當初的遷冊不遷資的承諾。此舉也意味著郭氏會陸續部分遷資,導致永安系股票持續下滑!”

鄭家純有些莫名其妙,只得說道:“嗯,我聽過一些訊息!”

馮永祥神秘的說道:“純哥,我知道你對林祖輝、劉鑾雄、羅旭瑞等人的收購,一向很認可!”

鄭家純笑著說道:“不是很認可,而是覺得既然他們都開啟了這個口子,若是我有機會,自然也可以這樣收購。因為不是我開的頭,所以我也沒有必要有負罪感!”

李嘉誠、包宇剛等華資富豪第一代(戰後),在物色收購物件上,基本恪守‘華洋有別’。他們都曾受過華夏傳統文化薰陶,儘可能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唯恐遭到輿論的職責。(也有例外:郭德勝惡意收購九龍巴士)

但自從劉鑾雄、羅旭瑞等華資富豪第二代活躍股市後,華洋界線打破,大家即打劫英資,又打劫華資。他們奉行的是達爾文主義,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特別是劉鑾雄把商戰的最後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捅破了,很多人意識到,在發生鉅變的新時代,如還固守傳統的商業道德,就有可能墮入‘被吃’的地步。

(PS:林祖輝的收購是真收購,劉鑾雄的收購是打劫;故,主角的惡名,遠不及劉鑾雄。)

馮永祥點點頭,正是知道好友的想法,所以這次才把機會讓給鄭家純。

“我從星島華銀那裡得到一個訊息,他們有意放盤永安集團的25%的持股!”

鄭家純勐地看向好友,有些激動的說道:“真的?”

馮永祥點點頭,說道:“千真萬確!你也知道,我們證券界在這方面的訊息,遠比你們靈通的多!長期以來,星島華銀對永集的‘差勁表現’甚為不滿;不過在董事局,郭家坐大,華銀沒有‘話事權’。永集股對他們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現在,郭家對香江喪失信心,華銀也必然會對永集不抱希望。”

鄭家純點點頭,毫不猶豫的說道:“麻煩你牽線,就說新世界發展有意他們手中的永集股!”

馮永祥說道:“沒問題!不過永集的41%股份在永安商管那裡,而董事會郭家成員也持股2.2%,郭氏外圍的家族成員也應該有個2%多一點,要想收購也有一些難度!”

鄭家純頓時思考起來,良久他才說道:“我的想法是,既然郭家不看好香江,那麼未必有實力發起反擊。而且我知道,郭氏第三代成員壓根不團結,所以未必沒有希望!更何況,也不一定全面收購,只要進駐管理層到永集董事會,再尋求和郭氏家族合作,重建中區的商廈,或直接買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馮永祥一想,倒是有那個希望,但不管怎麼說,都得試一試,反正永集的股票淨值非常高,但股價又非常便宜。

“好,我先幫你聯絡!”

兩人離開後,鄭家純在路上一直思考永安集團的事情!

他的父親搞了兩個大工程——新世界中心、會展中心,他自然也想搞一個大工程。他如果收購永安集團,便可以安排永安大廈、永安人壽大廈,和新世界的萬邦行,以及廖創興大廈,一併拆卸重建,一句可以得到60萬平方尺左右的一流大廈。

再加上永安中心(60萬平方尺)、新世界大廈及其擴建部分,新世界發展將在中區有160多萬平方尺的收租物業,規模僅次於置地。

一想到如果成功,鄭家純就有些激動,這可是中區啊!

至於得罪永安郭家,鄭家純其實一點也不怕,這個家族早已經沒落了。

幾次預判錯形勢,導致這個家族迅速敗落,否則這種老牌家族將是巨無霸的存在。

這個家族是在地產暴跌時出售資產,然後在地產高峰時貸款大舉購買物業(兩個商場就是在1981年巔峰買的,因此這幾年的租金一直在償還利息和本金,所以每年才盈利1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