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海底,李軒先觀察了下四周。

李軒因為那群銀鯧魚在海水中耽擱了一會,那些比他後下海的船員,已經先他一步下到海底,並且已經展開工作了。

李軒看到楊華正半扒在海底的一塊大礁石底部,一隻手撈撈抓著礁石上的一個凸出點,固定著自己的身子,另一隻手則拿著一塊菱角分明的石塊,在那礁石底下用力挖掘。

這片海域的地勢高,淤泥跟海沙早在無盡時光前,就被海水給沖刷乾淨了,海底是僵硬的地表岩石,楊華挖掘得非常吃力,那礁石底下,本來就有一個一指寬,十幾厘米長大小的深坑,楊華費勁了半天,也沒能把這深坑給變大一點點。

李軒好奇的游過去,拍了拍楊華的肩部,他很好奇,楊華費這麼大的勁掏這個深坑,裡邊到底是藏著些什麼。

楊華扭頭朝身後看了看,見是李軒,他這才停下手裡的動作,伸出雙手一陣陣比劃。

李軒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楊華究竟是在比劃些什麼,乾脆自己游到那個深坑洞口處,拿光照著,自己往裡看了一眼。

就這一眼,李軒就嚇了一跳,好傢伙,這個深坑也不知道是自然形成的,還是類似於穿山甲之類的海洋生物挖掘出來的,別看它的入口小,只有一個手指頭寬,裡邊卻別有一副洞天,十幾根肥大的海參正躲藏在裡面。

海底岩石間極細的縫隙往往是肥大的海參躲避敵人的最佳隱藏地。

海參柔軟的肌肉裡沒有寬大的骨架,只有很小很小的骨片,它願意的話,再細小的巖縫,它都能鑽進去。

這些海參都躲在這個深坑內一動不動,李軒只看了一眼,就立即確認了,這些海參是在夏眠。

每當夏天的時候,潛水員在海底礁石表面幾乎是看不到海參的。

所以每個夏天海參的捕撈量都及其少、能被撈上來的都是行動緩慢、頭在礁石下,屁股還沒來得及藏進去的,才會被潛水員一把揪出來。

可夏天的海參,無論是品相、肉質都更加的完美。

很多老闆收海參,都最喜歡收夏眠時候的海參,不計成本,有多少幹多少。

李軒抬頭看了看楊華,心說這傢伙眼睛咋就這麼尖,連這都能發現得了。

楊華其實也是運氣,他在海底尋找海貨的時候,看到岩石下方有這麼一條縫隙,就用隨時攜帶的防水手電朝裡邊照了一下,這一下,可就把他給驚喜壞了,裡邊竟然藏著一窩肥得像鴨梨的大海參。

這是這些海參藏身的地點,又實在是太刁鑽了。

不過,不管是楊華還是李軒,都沒有一點要知難而退的意思。

這種個頭的野生海參,炮製後價格至少是幾千塊錢一斤,這一窩海參,至少也價值幾萬塊錢。

就算是上船去,拿鏟子下來挖,也得把它們給挖出來。

而且,據李軒所知,能夠夏眠的海參,一般都是最極品的海參。

海參是個奇特的傢伙,當水的溫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休眠,這一睡就是三四個月的時間,俗稱夏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