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嘉穗領著華櫸來到梁永的府上,華櫸看了一下樑永一家人的屍體,派人抬出去掩埋了,然後把他家的下人找來問了一下,除了有幾個幫著梁永為惡的心腹被拖到外面斬首之外,其餘的人全都放了。

「去把朝廷委派的荊南太守袁呈,通判趙助明、兵馬都監申未真、團練使楊重叫來。」華櫸對劉順說道。

劉順去了沒一會兒,把華櫸點到名字的幾位官員全都叫來了,華櫸派人讓他們帶幾位官員去清點荊南的銀、糧、鐵等府庫,等完全查清無誤之後,華櫸正式把太守府和荊南府衙交給了袁呈、趙助明等人,自己帶著所有的人去了軍營。

軍營這邊,魯智深和武松已經接收完畢,正在收編那些反軍士兵,看到華櫸來了立馬迎過去向他行禮。

「士兵收編的怎麼樣了?」華櫸問道。

「已經收編的差不多了。」魯智深說道。

華櫸輕輕的點了點頭,問道:「一共收編了多少個營?」

「二十六個營,一萬三千人。」魯智深說道。

華櫸說道:「既然是你和武將軍來收編的,那這支收編軍就由你們來帶領,你們兩個每人帶十三個營,務必要將他們看好了,不能出一點差錯。」

魯智深說道:「大人放心,我跟二郎會好好看著他們的,要是出一點差錯,你就把我們的腦袋拿去。」

華櫸笑道:「大師嚴重了,我只不過是希望大師跟武將軍能夠好好管理他們、訓練他們,並沒有其他的意思,用不著說的這麼嚴重。」

隨後,華櫸來到大營正營房,請蕭嘉穗坐下,與他交談了起來,透過交談華櫸才知道原來這個蕭嘉穗可是一個有來歷的人。

原來,蕭嘉穗的高祖蕭憺,曾是荊南的太守,曾在這裡為老百姓辦了很多有有益的事情,這裡的老百姓為了感念他的恩德,為他修廟築碑,並且對蕭家的後人非常尊敬,哪怕後來蕭家敗落,但在百姓心裡依然是值得信賴和尊敬的人。

「原來蕭先生出自名門,失敬失敬。」華櫸拱手示意道。

蕭嘉穗微微的擺了擺手,說道:「蕭某雖書字名門,可惜卻沒能夠將先祖的榮耀延續下去,實在是慚愧得很。」

華櫸說道:「先生既有一身的才學,那為何不報效朝廷呢?」

蕭嘉穗輕輕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年輕的時候,小人也曾去汴京赴過試,只可惜沒中,最後無功而返。後來家父過世,小人為他守孝三年,本想進京再次赴試,結果母親又病重,小人只好放棄在家照顧母親,這一照顧就是四年,只是依然還是沒能夠把母親救回來。

母親去世之後,小人又為她守孝了三年,這前前後後便過去了十年,再加上因為朝中蔡京、童貫、高俅等女幹臣當道,小人也不想去受他們的氣,因此便放棄了再次赴考的想法,從此遊歷天下,過上了閒散的生活。」

「原來如此。」

華櫸微微的點了點頭,問道:「那先生是什麼時候回到荊南的?」

蕭嘉穗說道:「兩年前小人在外飄蕩了四、五年,感覺有些疲倦了,所以便回到荊南。

哪想到剛回來不到三個月,反軍便前來攻城,小人即刻去向當時的太守毛橫提建議,想幫著他一起守住荊南城,可惜啊,那個昏官根本不聽小人的建議,結果反軍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便攻下了荊南城,那個狗官也被反軍拉到大街上給燒死了。

因為反軍入城之後,對所有的百姓進行了限制,每戶人家每次只能一人出城,若到了規定的時間不回來便要將留在城中的家人斬首,若是單身一人的便不許出城。

小人有一僕人叫蕭槐,自幼在小人身邊長大,小人視其為子侄,所以我不便丟下他一人獨自離

開,因此便也留在了城中。」

「先生真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實在讓人敬佩。」華櫸說道。

「大人過獎了。」蕭嘉穗說道。

華櫸見蕭嘉穗智謀過人,更兼有一身的好武藝,如此人才如果就這樣埋沒在民間,實在太可惜了,於是說道:「蕭先生乃世之奇才,不知道可願意到護衛軍來任職,幫著我一起平定反賊,為朝廷分憂,為天下的百姓打造一個安定祥和的生存環境。」

蕭嘉穗原本是已經淡泊了功名之心的,但想到華櫸乃是當世少有的英才,而且又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他也願意到他手下任職。

「承蒙大人看得起,小人願意加入護衛軍,在大人麾下聽用。」蕭嘉穗站起來抱拳說道。

華櫸見肖蕭嘉穗願意來護衛軍,非常高興,大笑著站了起來說道:「好啊,能夠有先生加入,我們定能很快就把反軍消滅掉。」

「嘉穗一定會盡心盡力輔佐大人的。」蕭嘉穗說道。

「來,我給蕭先生介紹一下這些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