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陳勤之回京(第1/6頁)
章節報錯
十餘年時間,對於人生來說不短了。
但對於官場來說,也就是三、四個任期罷了。
李守中任職南京國子監祭酒期間,所帶的第一批學生,滿打滿算也才勉強四個任期。
而正常來說,進士出身的官員,無論是外放還是留京,都是從七品左右作為起始。
若四次考核都為上佳,理論上是有機會成為五品左右的官。
可實際上,哪有那麼多的官給你升?
沒有後臺的人,能有個實缺就已經算不錯了。
你還指望升官?
如果你沒有後臺,那除非你出類拔萃,或者立過什麼奇功。
不然你就等著由實化虛,或者給你個不尷不尬的位置,老死在任上。
就算你能力出眾,四品的知府也是一輩子都觸之不及的存在。
不然賈雨村遊歷了幾年,為何最後甘願做了林府的西席?
是圖和林如海有共同話題,還是圖黛玉這樣乳臭未乾的小女孩好教?
還不是因為朋友介紹了林如海的背景,他才步步為營。
藉著林府為跳板,成功攀上賈府和王家的兩條高枝。
賈雨村這樣運氣極好的,終究是少數。
李守中的學生之中,除了馮一博之外。
如大名府同知那樣的五品官,就已經是出類拔萃的了。
不然馮一博也不可能記住他。
其餘的,除了個別家世不錯的外,大多都是六、七品的官。
而家世不錯的,又都有天然政治立場。
要麼是新黨中人,要麼是開國一脈的後裔。
即使沒有政治立場,這些人和馮一博也沒有同年親近。
還有李守中這位恩師橫亙其中。
即使兩人情同父子,在政治立場上卻已經有了分歧。
那再親再近,也都是生活上的。
論起結黨,隔了這一層就代表徹底絕緣。
李守中的態度,顯然不會在這件事上支援他。
那對於馮一博結黨這件事,這些同門就成了雞肋。
真的拉過來,關鍵時刻李守中若不點頭,反而還得拖他後腿。
因此劉正的想法,第一時間就被馮一博否定了。
聽到馮一博說一人可抵一黨,劉正有些驚訝的道:
“難道是李閣老?”
有這樣評價的人,這個範圍可不大。
李守中作為馮一博的恩師,肯定是第一人選。
見馮一博笑而不語,一旁楊明新露出一絲恍然,脫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