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心生不滿大冤種(第1/5頁)
章節報錯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李靖是功成身退的代表。
每每他都是不爭不搶,且見好就收。
他打仗乾脆利落,回來之後就立刻交出兵權。
幾乎從不參與朝中爭端。
而張亮與他剛好相反,是一個恃功而驕的反面教材。
最為致命的,就是他在軍中廣收義子五百餘。
因為羅織黨羽被人告發,說他有造反的想法。
最終死於非命。
原本馮一博還以為,王子騰的失勢,是因為以軍餉之事要挾朝廷。
可現在聽了這話才明白,那只是他最後的掙扎。
而起因則是王子騰大開方便之門。
不僅將一眾親朋舊故,還有他們推薦的人都安排到了軍中。
甚至,還想插手朝中任免。
他先後保舉並收攬不少舊黨成員。
這其中,賈政也跟著出了不少的力。
說他羅織黨羽,確實不算冤枉。
可王子騰顯然不這麼認為。
不然也不會說出這樣怨氣沖天的話來。
至於,他剛剛提到的“別人”。
顯然就是景順帝了。
王子騰昨日從宮中出來,整整一夜未眠。
今日面見馮一博,還滿臉的倦容。
可即使這樣,也遮掩不住他一臉的不甘。
“一博,我對你的叮囑,一定要記住。”
說到這裡,他似乎有一點眩暈。
好在一手撐住窗臺,微微緩了緩。
不等馮一博過去攙扶,他就繼續道:
“以後千萬莫要學我急功近利,你現在是文官,這很好!但你要記住,做官當做房玄齡,只出謀劃莫獨斷啊!”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房玄齡和李靖、張亮一樣,都是唐太宗時期,名列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之一。
只是,一般提到房玄齡,就繞不開杜如晦。
自古就有“房謀杜斷”的說法。
指的就是房玄齡善謀劃,但優柔寡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