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第10個任務:一個主動創造出來的任務(1)(第1/2頁)
章節報錯
“義軍家眷關在哪裡?”
“汾州城北有一處大型寺廟,名曰堡城寺,佔地約幾百畝,眼下都關在那裡”
“是哪幾家晉商在參與此事?”
“自然是那範永鬥、王登庫、王大宇三家,我等抄了他們的老家,豈有不憎恨的,連帶著將其他義軍的家眷也恨上了”
“據我所知,俘虜裡的年輕女人、孩童都是發賣到西安、太原、京城的,青壯男婦則是運到張家口的,據說是賣給蒙古人做奴隸,顯然這是在說謊,蒙古人眼下自己都吃不飽飯,哪有餘力老豢養奴隸?”
“遼東?”
“多半如此,那建奴雖然也是弓馬嫻熟,但他們也種地,習性與韃奴頗為不同,遼東苦寒之地,人丁單薄,正需要大量中原農戶為彼等耕種!”
龍十三顯然陷入了沉思.
“紫金梁、不沾泥可以不管這些家眷,但我小強營既然知道了也要坐視不管?”
便問道:“據你所知,介休縣的張應昌部、汾州城的王樸還剩多少人馬?”
李佔春想了想,“張應昌是山西總兵,除了留守寧武關的,能夠帶出來的人馬約莫兩千,山西鎮的馬、步大致是按照一比三來配置的,於是,其騎兵約莫五百,步軍一千五”
“王樸是大同參將,大同參將的駐地是靠著殺虎口的玉林衛,那裡是邊關重地,緊挨著土默特,也不可能將部隊全部帶到晉中來,來到這裡的最多一千,大同的騎兵比例在九邊中最高,他這一次將全部騎兵都帶來了”
“約莫一千左右,張應昌、王樸兩部抽調了一半去追擊李自成部,張應昌的騎兵不可能配給王樸,而汾州是時下山西巡撫許鼎臣的駐地,不可能沒有一定的營兵駐守”
“假若王樸帶走了一千五百步騎去追剿李自成等,那麼留在汾州的也就是五百騎兵以及一些團練兵”
“而介休縣張應昌的手下應該也有一千步騎,馬步各一半”
“另外,在孝義縣還有一支團練,人數也在五百左右”
龍十三心裡一凜,“假若我要出去拯救義軍家眷,就必須連過介休張應昌部、孝義縣的團練、汾州王樸的騎兵三關才行”
“張應昌一見我出來,肯定會第一時間知會汾州的許鼎臣,屆時,他將王樸留在汾州城的五百騎兵派出來與張應昌一北一南夾擊我部,就......”
“但也就是這些人馬了,介休縣緊挨著靈石縣,張應昌不可能留守一些精銳兵馬,而溫泉堡的賀人龍、汾西縣的頗希牧得知後也要拿下我的陰地關、夏門鎮兩地之一才有可能”
“不過,若是被明軍包圍,回不到靈石口關就麻煩了”
半晌,他拿定了主意,“練了一個月了,是騾子是馬也到了拉出來遛一遛的時候了!”
“城裡的青壯還有多少人?”
“兩千左右”
“這樣,在陰地關、夏門鎮各增加三百青壯駐守,加上以前的兩百長槍兵,總數達到五百,足以應付頗希牧、賀人龍可能的攻擊了”
“將四百青壯加強到靈石口關”
“大當家,若是霍州的牛成虎與汾西縣的頗希牧一起攻打陰地關呢?”
“不可能,他們就算能夠得到訊息,也是我部北出靈石口關來到晉中平原上之後了,然後他們需要繞道將訊息傳到汾西縣、霍州,還要決定出城,沒有個三五日是不成的”
“汾州到介休縣也就一百里,我等若是能在三五日內完成任務,就無須顧忌頗希牧、牛成虎”
說幹就幹。
次日,他留李佔春、袁宗第帶著一百騎、兩百步軍以及一千青壯鎮守縣城,自己帶著四百騎兵、七百長槍兵、三百火器營總共一千四百人馬沿著雀鼠穀道向北開去。
久違的模擬器方框此時終於再次開啟了。
“龍十三,第十個任務,援救汾州義軍俘虜”
靈石縣城距離介休縣約莫五十里,龍十三帶著大隊一日就抵達了。
五十里的範圍,兩岸都是懸崖峭壁,小強營不可能將每一處遮護嚴實,而張應昌作為山西總兵,自然也會在靈石縣境內佈置暗探。
當龍十三的部隊行進到一半時就被張應昌的暗探發現了。
於是,當龍十三等抵達靈石口關,準備在附近歇息一晚時,身在介休縣城的張應昌就尋思開了。
張應昌,年約四十,延綏鎮軍將世家,與尤家、姜家、王家並稱四大世家,在此時的延綏鎮、寧夏鎮、大同鎮、山西鎮,大多數總兵、副將、參將以及更下一級的軍官至少有一半出自這四大家。
張家更是顯赫一時,張應昌、張全昌、張德昌都是鎮守一方的大將。
“賊寇前不久才佔據介休縣,現在又北上,顯然不是衝著本縣來的,難道他要趁著孝義縣只有團練駐守,防務空虛,想要拿下此縣?”
“難道就不把我這個山西總兵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