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 美名

孟凌東順利地回來了,還帶回白毛山老大的人頭,自此,整個白毛山都歸順了朝廷,甘州城外的匪患也自此平息。

擺平了匪患,接下來就是城中百姓的糧食還有病情問題。

宮旬將查抄的州府財產,用來向其他富庶州縣購買平價大米,並號召一干富商在這時積極表現,幫助甘州百姓度過這個難關。

宮旬在離開皇宮之時,曾被育成帝授予便宜行事之權。在甘州的大小事,他可以充分做決定,只要事後奏報一聲即可。

讓人掏錢的事,總是很難辦。一些商人有心,也想借機討好一下當朝太子殿下的,便給面子捐助了一點兒。當然還有大多商人,遲遲未有行動。

朝廷每次有事,就想著從他們身上放血,他們也是很為難的。而且當著太子的面,給的少了反而說不過去,乾脆直接不出面。

宮旬早就料到會有這樣的局面,所謂商人,總要給他們看到一些實質的好處。

於是他承諾,在賑災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商人,將享受朝廷政策的優惠。而且甘州即將開放與武常的商業貿易,優先考慮熱愛甘州百姓、並且與朝廷榮損與共的商人。

開出的條件現實的不得了,但他們就是喜歡這樣現實的。有了當朝太子殿下的承諾,商人們可都坐不住了。

這樣的好機會,要是錯過了那可就落後別人一步了。優惠政策還是其次,最要緊的是商業貿易許可權,落到了其他人的手裡,那從今以後這甘州城可就是那些人的天下了。

誰都知道,和武常的商業貿易,除了州府有很大的油水,和特定日子與武常進行交易的商人更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以往只有每月初一和十五,才能和武常進行商品交換。而宮旬的意思,似乎透露著這之後將會放寬貿易限制,還會將他們交到部分商人的手中。早聽說朝廷會有這樣的政策,沒有想到會在這個時候將之施行。

一時間,商人們紛紛來到了驛館,捐糧的捐糧,捐錢的捐錢,百姓們還奇怪這些摳門的商人什麼時候這麼大方起來了,但料想也是他們有為的太子殿下的功勞。

甘州城在宮旬和胡州使的整治下,慢慢回覆了正軌,百姓們對朝廷和州府的抱怨聲,日漸被歌頌宮旬一系列舉措的聲音所掩蓋。

太子是個愛護百姓、年輕有為的好太子。有他在這裡,百姓們也有更大的信心,來擺脫大旱和貪官汙吏所強加於百姓頭上的陰霾。

宮旬的呼聲和威望日隆,甚至傳到了璐華城。

育成帝看到甘州呈上來的奏摺後,很是欣慰。甚至讓人特地擺駕朝華宮,和皇后娘娘分享這一個好訊息。

皇后娘娘平時就寶貝自己這個兒子,沒有哪一位母親比聽到兒子成材爭氣更加高興的了。當即便欣喜連連,對育成帝展露出了許久都未展露過的笑顏。

看著皇后娘娘洗盡鉛華後的笑臉,育成帝心中一動。胸口有熱流劃過,忍不住將皇后娘娘摟在懷裡。

這些年,是他冷落她了。

皇后娘娘心中仍然有些介懷之前的事,但她又沒有辦法來拒絕皇上鮮少展露出的溫情。輕輕依偎在他的懷中,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只要一刻,哪怕只有一刻就夠了。

至少在這一刻,皇上的眼裡只有她。

病情這一塊,便交給了路曼聲負責。路曼聲是尚醫局的御醫,在先前治病賑災環節中,也已經為甘州百姓所熟知,並且深受他們的信任。

甘州狀況越發改善,意味著在醫療這一塊,也會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條件。

既然都留在甘州了,在甘州百姓齊力賑災的情況下,她也只有做一名御醫應該做的事了。

將甘州幾十位大夫召了來,比之前劃撥還要更加精細。這些大夫一共化為三撥,第一撥是定點提供援助,即驛館外,會有一部分大夫全天候呆在這裡。有人來看病,就能得到他們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