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後,楊利民收拾一番,該拿的東西拿出來,錢和票都轉交給奶奶,自己只餘下一點日常所需。

他藉口要寫點東西,進屋後關門鎖窗,上到炕上,意識連線到了系統空間裡。

上次被人打斷,都沒有細看自己的這個金手指,這一次,心裡倒是有了個大概的數。

“還不錯嘛。”

楊利民笑了笑,先在木屋一旁圈出一塊地,用來養雞。

另外一邊,開墾出來種菜。

土豆需要等發芽,先擱一旁。

先前去市場,楊利民沒有搞到糧食和蔬菜種子。

或者說,根本就搞不到。

這年月,鄉下是大家庭生活。

統一種植,統一勞作,也統一管理,私人不種地,哪裡來的種子。

城裡就更不用說,買點土豆都要廢老大勁,蔬菜什麼的,根本供不應求。

雖然但是,山人自有妙計。

家裡還餘了點花生,這東西在現在屬於“奢侈品”,都被楊利民拿了來。

開荒、打窩、播種、掩土,沒有化肥就用靈泉水灌溉。

這口靈泉清澈見底,旁無雜物。

楊利民喝了一口,頓感頭腦清醒,精神振奮。

這等妙用,想來也不比化肥差,而且天然無害無汙染。

是好東西!

花生不多,也就種了一點。

其他的,楊利民打算往後自己留種。

白菜、大豆、玉米,都在他的考慮範圍中。

做完這些,他去木屋後面砍了幾棵竹子

這裡有一片小小的竹林。

木屋裡除了桌椅、床,還有一個灶臺和鍋碗瓢盆、案板、柴刀等工具。

東西挺齊全。

砍完竹子劃開編籬笆,前世是農村人,農村孩子早當家,這些事情對楊利民來說再簡單不過。

籬笆編好圍在木屋外面,固定好,留下足夠的水和食物,把買來的雞放進去。

往後每天來看一次,給它們續食續水,就差不多了。

雞是一公一母,母雞不需要公雞也可以下蛋。

但既然要搞養殖,自然是要蛋生雞,孵化小雞仔。

這就需要男女搭配,完成偉大的造雞計劃。

“多吃點,爭取一窩生十胎!”

楊利民對雞媽媽給予厚望,關於空間的後續擴張,按照他的假想,應該是按照繁榮度來的。

做完這些,確定再沒什麼疏漏,楊利民退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