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蒼生民,誰無父母兄弟,提攜捧負,如手如足,其生其死,無人聞知,布奠祭望,哭向天涯。如此,不如棄干戈而捧玉帛,欽至拜功,和樂且閒,續生民而存仁懷,就王道之廣大!妻於太陵城中切切望君深思書意……

寫畢停筆,代晴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不覺之間,淚水便已滑落了下來。她抬起手腕輕輕地擦去了臉上的淚水,說了句:“拿去吧!”便閉目端坐不再發一言。

穆王盛趕忙從桌案上搶過信來,仔細看了起來,結尾處確有勸杜愷放下刀槍之語,他滿意地點了點頭,說了句:“杜夫人果然識實務!好!我亦不失言,這就讓人送杜夫人回府!”

代晴的信很快就被送到了杜愷的面前,杜愷小心翼翼展開信紙,一見代晴熟悉而娟秀的字跡,加上開頭那一句“見字如晤”,杜愷那被壓抑許久的思念,立刻就從心底裡噴湧了出來,他放任淚水爬滿面龐,反正也控制不住!可是,讀到最後,怎麼會有勸降的語句?杜愷上下反覆讀了幾遍,可在紛亂的心思下,思念與懷疑來來回回交織在心裡,反倒讓他愈加讀不懂手裡這封妻子的來信了。最終,他抹了一把眼前的淚水,站起身來就往素清的大帳中走去。

杜愷沒想到,素清接過信來只讀了一遍,便重重地點頭說了句:“好!代晴真是天下難覓的聰慧女子!”

杜愷瞪大了眼睛應了聲:“啊?!”

素清開口說道:“你呀!是心亂如麻,竟看不出代晴這信中的深意呀!你來看,這信的前半部分,是借了《留別妻》來吐露了思念之意!可你知道,這《留別妻》出自誰的手筆?”

“蘇武啊!”杜愷答道。

“對,這便告訴你,後篇的勸導之語皆非真心,前章的蘇武手筆既是思念之語,亦是暗示你,劫難當前,應如漢之蘇武不辱名節!”

“哦!”杜愷點了點頭。

“再看後章,代晴有意在開篇便言及唐時‘李愬雪夜入蔡州’之事,其時,蔡州守備空虛,李愬領兵不足萬人便一鼓拿下。這就是告訴我們,太陵城內守備空虛,兵力不足,軍心不穩!”

“對對對,這麼一說,確實如此。”杜愷應道。

“還有,皇上也不在城中!”素清又說道。

“這又何以見得?”杜愷問道。

“你看這一句:文教失宣,王道迂闊難為,乃至捐棄太陵!”素清指著信中的這一句給杜愷,接著說道:“王道當以京師為軸心,即便‘難為’,又怎麼會捐棄太陵城呢?這必定是暗指皇上已棄城而走了!”

“這麼一看,好像確是如此!”杜愷點著頭說道。

“你家夫人不愧是女中豪傑!我軍剛剛渡江,正是敵情難辨別之時,代晴的信讓穆王盛他們無所遁形!兩日之間,我軍必擒得二賊!”

“侯爺,已有方略在心?”

素清說道:“時才,南川會有人來報,皇上被困焦山,賊將許名生有圍山逼宮之意!只是,太陵城中兵力未知,如今,有了代晴的信,我便有了盤算!”說罷,素清招呼手下道:“來呀!召眾將大帳聽令!”

傳令兵應了聲:“是!”便退下傳令去了。

素清很快做出了部署,孟良領兵五萬,直撲焦山而去。杜愷領兵五萬進抵太陵城。餘下人馬由高繼勳統領,即刻返回岳陽城。玄素清隨孟良軍中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