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師爺這才戰戰兢兢地走了進來,二公子看到他,直接問道:孫師爺,這個太原府的曹知府究竟是什麼來頭?

孫師爺想也不想就回答道:這太原府的知府名叫曹錦華,字知吾,原直隸高陽縣人,十二年前中的進士,為知縣後補,後補投閒了二年做了邯鄲知縣……三年前被提拔為太原知府……

二公子打斷他的話,不耐煩地問道:我問你他的來頭,你扯這麼多沒用的幹什麼?

孫師爺說道:是,是,此人有個親戚乃是東廠的曹公公,現在曹公公權勢熏天,所以……

朱雀和二公子同時恍然,原來如此,宦官橫行,下面趨炎附勢的人竟然連王府都不放在眼裡,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些有點背景的人跟著狂妄起來,似乎什麼人都不被他放在眼裡。這曹錦華尤其可惡,非但自己飛揚跋扈,就連兩個兒子也在他的庇廕下為非作歹。

二公子揮了揮手,對孫師爺說道:行了,沒你什麼事了,你出去吧。

孫師爺出去後,二公子問朱雀:“我想去見見這位曹知府,看看他到底怎生不將王府放在眼裡,嘿。”

朱雀勸他:像這種人,何必跟他一般見識。

二公子盯著朱雀看了一會,突然問道:你告訴我這些,豈非正是想讓我前去麼?

朱雀微微一笑:我只想讓你知道此事,並無別的意思。

二公子點了點頭,說道:陪我到院子裡練練拳腳吧,自從府裡的武師調到外地去以後,也沒人陪我練過,手腳都不免有些僵硬了。

二人來到院中,兩人比試的只是拳腳,而非器械,二公子先進招,他練的是少林千葉手,以他的身份,使出來時瀟灑飄逸,不帶半分煙火氣,看起來如同閒庭信步一般,朱雀卻知道這千葉手的後招十分厲害,二公子所會的拳法不多,這千葉手卻練得極精,比之練了多年的少林和尚也不遑多讓。朱雀曾問過他這拳法是跟誰學的,二公子始終沒說。

朱雀雖然滿腹心事,但還是儘量剋制住,強打精神,和二公子過招。朱雀先使出了少林長拳,想以拙勝巧,無奈少林長拳太過於簡單,不是千葉手的對手,朱雀拳法一變,人變得靈動無端,一會像猴子,一會像螳螂,一會又手成虎爪,一會又雙臂伸展,腳下金雞獨立成鶴姓,原來朱雀心中想著何家之事,竟不知不覺使出了形意拳。

雖然不是何家形意拳,而且其中夾雜了虎鶴雙形,五形拳等等,也頗讓二公子應付地手忙腳亂,但他心志堅定,無論朱雀變了什麼拳法,他始終只用千葉手來對付。

千葉手從頭至尾一共三十六招,二公子使完以後,換了一種拳法,這種拳法大開大合,朱雀沒有見過,隨手拆招,感覺這套拳法雖然變化少了,可是拳力凝聚,威力反而增強了。

朱雀在二公子一個直拳打來時,雙手忽然絞上了他的手臂,接著雙臂如蛇纏住了二公子的胳膊,朱雀趁出手去點二公子的肩井穴,一點肩井穴被點,二公子的手臂就會使不上力,非得認輸不可。

可是朱雀這一指點去,二公子的肩井穴似乎滑了一滑,趁著他感到意外的一呆之下,二公子趁機抽回了手臂,然後後躍幾步,說道:“如何?”

朱雀見自己沒有點中他的肩井穴,訝然之下,隨即醒悟:“你何時學會了移位換穴的高明功夫?”

二公子說道:“我整日在家,學會了這點功夫,也不算什麼吧。”

朱雀看他假做謙虛的語氣,其實感到很自傲,也不戳穿他,只問他:“剛才那套拳法也非常剛猛凌厲,叫什麼名堂?我看教你拳法的這人,武功定然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二公子對於教他那套拳法的人似乎很尊重,不再嬉笑,換成了嚴肅的表情說道:這是寒月寺的住持憫生大師所授的拳法,叫來去拳,拳法要旨不在拳而在內力與步法的配合之間,這套拳我還沒有練熟,否則威力不知這些。

他說得輕描淡寫,其實他自己為了學這移位換穴和來去拳,不知吃了多少苦頭,如今能讓朱雀誇上一聲,自己這功夫總算沒白學。

朱雀也肅然起敬:原來是憫生大師,你能學到這套拳法可難能的緊,來去拳,這名字非常古怪。

二公子說:“拳法的名字有的聽來唬人,實際並沒有多大威力,什麼伏虎拳,降龍掌,斬魔刀,雷鳴拳……也不過就這麼回事,還不如他這來去拳名字聽著舒坦,來去之間,一套拳便打完了,至於威力如何,怕只有對方才知道吧。”

朱雀哈哈一笑:“像你這麼用功懂得上進的王公貴子,也算難得之極了。”是啊,出生於王府的人,哪裡還需要自己辛辛苦苦地去習練武藝呢?何況是這麼高深的功夫。

二公子問道:“如何?我這功夫隨你出門闖蕩,不會成為你的累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