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鎖匠失蹤(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曹家在丟失了錢物之後並沒有很快發覺,但隨著家中那些賣身的長工逐漸失蹤,曹家的人也逐漸發覺了不對勁,曹起行回去一查,這被盜之事方才案發。
曹家自然報了官,但範縈懷和伏纓兩人行動十分迅速,只用了兩日的時間,就將所有賣身給曹家做長工人的賣身契都還給了他們,並且每人都給了一部分安家費,讓他們遠離長安,到別處隱姓埋名地生活下去。
官府接到了這次盜竊答案,分派各路衙役在城中搜尋盜賊的訊息,無辜之人被抓了不少,可是誰也沒有懷疑到範縈懷和伏纓這一老一少兩個人身上。
對於曹家的被盜,長安城中早就受遍欺負的百姓無不暗中稱快。
這次曹家丟失的地契和房契,因為他們家和官府有勾結,慢慢都給補上,但他們透過盤剝百姓獲得的不義之財,卻再也找不回來。
範縈懷和伏纓將所得的金票和銀票到別處換成了小額的銀票,然後悄悄地送給了長安城周圍貧苦的百姓,這麼做一是很多金票銀票的票額太大,不可能給一戶人家,二是擔心曹起行會透過這些銀票找到百姓的家中,另外也擔心他們說不出大額銀票的來源,會令他們因之惹出禍端,而換成小額的銀票,則沒有了這些問題。
得了錢的百姓都說是菩薩顯靈,渾然不知從他們門前經過的那一老一少就是給他們送錢的人。
這也是金手門的規矩之一,做了善事不留名。
給窮人送錢後,看到窮人得到錢時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之情,伏纓頓然感覺那晚在曹府中所經歷的擔驚受怕,以及半夜來回折騰的辛苦,都變得不值一提。
劫富濟貧,也是懲惡揚善的一種,雖不為國法所支援,卻讓伏纓感到自己做了正確的事。
行俠,絕非口中自我標榜,更非做了一點好事,巴不得全天下都能夠知道,而是真心實意,默默無聞為那些世間不平之事默默奉獻之人。
離開了長安後,兩人繼續向東而去。
路上,伏纓對範縈懷道:“師父,我想要好好學金手門的本事,然後幫助更多的人。”
範縈懷失笑道:“嚐到甜頭了?有的人活著,總以自己為中心,想方設法把各種東西據為己有,若是自己能夠用到的,也不用多說,很多他們永遠都用不到,一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他們也非要據為己有,那就令人不齒了,咱們金手門不但自己所作所為和他們相反,甚至竭力幫助他們化解這些不齒之事,金手門的本事無窮無盡,一部分我可以教你,還有一部分需要你自己去鑽研,只要抱有這種態度,總有一天你會超越師父,變成一位處處都受人尊重的俠士。”
伏纓重重點了點頭,心中想著讓自己去鑽研的事,暫時還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範縈懷道:“對了,以後只要有機會,我就要教你開鎖的技巧……”
伏纓問道:“師父何時教我劍法?”
範縈懷道:“你先將輕功和內力練好了,等你十歲那年再教你。”
伏纓失望地問道:“為什麼要等這麼久?”
範縈懷道:“有的武術世家,或者名門正派將何人爭勝負的武功提早交給他們,這是因為他們要練的就是爭勝負的本事,而咱們當然也要習武,卻不是以爭勝負為主,而是以自保為主,比如咱們出手時若是被人發覺,便可以用武功進行自保,難不成還能將人殺了麼?再者說了,咱們不過是悄無聲息地偷盜,十歲之前,你都還是個孩子,即使萬一失了手,別人也不會將你怎麼樣,所以十歲之前你都沒有學習劍法的必要,這段時間裡,你最緊要的就是將基本功練好,到時候學習劍法也能有極快的進境。”
看到伏纓還是失望得想哭,範縈懷道:“你可知道,就算是名門正派,有的門派也並非在很少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武功?華山派的弟子都要到十二歲上才能練劍。”
伏纓問道:“這又是為什麼?”
範縈懷解釋道:“華山派有兩門看家本領,一件是他們的內功心法紫玉功,一件是他們的鎮山劍法華宗劍,他們收納弟子不計年齡,你八歲也好,十八歲也好,只要透過他們的考驗,都可以被納入門下,但不管年齡大小,入門後都要先練四年的內功,有了內功的底子,才能練劍,一方面是為了讓入門有先後的人功夫進境也有先後,另一方面,沒有內力做底子,也使不出他們劍法的威力。”
伏纓雖然沒有反駁,但內心總認為自己的內力已經足夠。
範縈懷道:“你可知道普通的長劍有多長?”
伏纓看了看範縈懷腰間的劍以及前幾天晚上偷到一半的曹元青的劍,估摸著道:“大約三尺長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