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二統領(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天晚上,劉蘇兒陪著康長恨和宮小青跟玄厄方丈辭別,準備向清淨庵行去,康長恨和宮小青經過這一日夜的療傷,和人動手雖不能夠,但走路爬山還能勉強為之。
臨別之時,劉蘇兒對玄厄說道“方丈宅心仁厚,一定要小心甄始一,此人武功強橫,行事不擇手段,對其一定要嚴加防範,若是真被他們衝進寺來,方丈不妨委屈些,讓他們在這裡找上一找,他們見不到我們三人,行事也就不會做得太絕。”
玄厄方丈微笑道“劉小友放心,我自有防他之法,你們路上倒要小心才是,路途坎坷,老衲就不遠送了,阿彌陀佛!”
劉蘇兒見他如此篤定,也放下了些心事。
三人下了翠屏山,往天峰嶺行去,幾人都知道全真弟子定然在周圍監視,因此三人並不依尋常上山之路行走,而是穿過山林,專撿那人跡罕至荊棘叢生之地行走,雖然走得慢些,但卻安全了許多,三人全都是悶不吭聲,以防被人發覺,劉蘇兒聽康長恨行走之際氣喘吁吁,爬這座山,別說習武之人,就是尋常百姓也不會這麼喘息,這自然是康長恨內傷未愈之故,劉蘇兒二話不說,將康長恨背在身上。
康長恨心中感激萬分,但嘴上卻沒說,他從捨身崖上掉落時,身子撞在突出的崖柏上,當時就昏死過去,五臟受到了嚴重的內傷,若非被懸空寺的方丈看到,指使弟子設法將他救回,就算全真弟子追不到他,他也會因為傷重而死。
從清淨庵出來時,康長恨原本就已經抑制住了心中的兇念,對以往所作所為感到後悔和羞愧,這次經玄厄方丈所救,以及劉蘇兒的不計前嫌,康長恨心中更是愧疚萬分,他伏在劉蘇兒背上,心中暗暗發誓,等他傷愈,此生一定要多作善事,以彌補自己以往的罪孽。
宮小青在兩人後面推著康長恨,怕他從劉蘇兒背上滑下,三人仔細分辨途徑,慢慢向清淨庵的方向行去。
萬籟俱寂下,忽然傳來一股隆隆之聲,此時若是在盛夏,這聲音自然不奇怪,多半會是雷聲,但此刻三九隆冬,又怎會有隱隱雷聲傳來?
三人愕然止步,向山下看去,只見遠處一道火線正向恆山湧來,這道火線是由無數的人拿著火把組成,只因離得遠了,看過去那些火把如同一條連在一起的火線,而那隆隆之聲,原來是這些人一起行走時的腳步聲,看人數,多半有一兩萬人。
恆山下,怎會忽然出現這麼多人?
宮小青說道“難道是朝廷的大軍?他們為何晚上行軍?”
劉蘇兒想起全真教道觀中的女真人,心中打鼓,總不成現在女真人已經起事作反了吧?就算女真人造反,他們身處東北,怎會千里迢迢地來到西北?難道自己耳目閉塞至此,京城已經陷落,而自己卻不知道?
事情當然不是劉蘇兒想的那樣,等這些人來到恆山山腳下時,大部分人都留在山下,只有一百多人蜿蜒向山上行來,透過他們手持的火把,劉蘇兒看清這些人的服飾,全都是逃荒百姓那樣破破爛爛,立刻醒悟這些人是義軍,他喃喃地說道“不是朝廷的人馬,這些人是叛軍,難道是單勤王的部署?”
三人誰都想不到這些人來恆山何事,劉蘇兒想著反正事不關己,他說道“咱們走,現在咱們也沒有能力去詢問他們的事。”
宮小青點了點頭,三人邁步前行,除了遠處那些人的火把光芒外,他們身處之地十分昏暗,影影綽綽只能看清樹木人物的輪廓,這裡離清淨庵不過三四里遠近,康長恨伏在劉蘇兒身上原本一動不動,此刻忽然掙扎著要下來,劉蘇兒問道“怎麼?”
康長恨說道“你看!”
劉蘇兒扭頭向山下看去,原本一百多人向天峰嶺醒來,可是和山下等候的人匯合後,卻一起折而向翠屏山行去,劉蘇兒手腳發冷,因為他和康長恨一樣,明白了這些人的目的。
他們的目標是懸空寺!
甄始一帶人準備到懸空寺中捉拿康長恨等人,卻因受到宮小青和劉蘇兒的阻攔無果,而且他們不除,甄始一始終難以安睡,因此竟勾結了叛軍,希望藉助他們的力量來剷除他們,已解決這個心腹大患。
劉蘇兒猜到他們的目的,玄厄方丈可說是康長恨和宮小青兩人的救命恩人,如今恩人有難,兩人又怎能坐視不理?但康長恨和宮小青又都身受重傷,就連走路都困難,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即便如此,康長恨和宮小青還是深情對視一眼,兩人都不約而同地說道“大不了死在一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