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關於守節(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如玉回到竹園,開始收拾行裝,今日便要返回梅鎮,她陰差陽錯的,在沈家堡逗留了半個月,也該回去了。
之前,她去跟沈繼之辭行,主動提到,返回梅鎮之後,會讓人送些糧食過來,彌補一下梅天佐無心的過失。
沈繼之頗為憂慮,當即致了謝,說流民人數已增至六百餘,且還在絡繹不絕地從各地趕來,連帶沈家堡的糧價都在往上漲。
沈家堡不過三千人,如今多了六百餘,沈家堡各方面都受到衝擊,倘若再多一些,糧食首當其衝,便成了大問題。
流民到沈家堡只能走海路,這麼多流民前來,已經不是簡單地跟風了,流民哪來的海船渡海?
蕭如玉便又去流民營打探,得到一個驚人的訊息,流民甚至是各地官府組織海船、專程送過來的。
想想也是,誰讓郭東免費為流民造房子的?有房子住,流民不來才傻。
蕭如玉在梅鎮時,便知近來南下的流民日漸增多,各地都有流民滯留,當地官府又不待見,安置的話,還得出銀出力,索性弄些船來,把他們送來沈家堡來,豈不更省事?
話又說回來,郭東若真想流民不再去石廟,那就別再造房子,可郭東偏偏又讓羅漢造個不停,怪得誰來?
一陣冷風從窗外吹進來,吹散了蕭如玉鬢邊的一綹青絲,她不由抬手理一理,不經意間,視線落在了手腕上,右手手腕,正是郭東握過的那隻,腦子裡頓時浮現出那日的情狀。
郭東那張俊美的面孔,他那狂亂的眼神,還有粗重的呼吸聲,音容相貌,猶在眼前。
蕭如玉心跳得厲害,臉頰也在發燙,便伸手推開一扇窗。
窗外,一簇湘妃竹離得很近,風勢大的時候,竹枝便被吹到窗欞上,發出一陣陣雜亂的聲響,又擾得她心神不寧。
“娘..”
蕭如玉聞聲,便轉過身來,見小七已然進屋,頓時有些心慌,忙道:“小七,怎地如此早回來?”
“郭東去了梅鎮,今日事情不多,我回來送送孃親。”
蕭如玉聽說郭東去了梅鎮,心下又是莫名一突,脫口道:“郭東昨日新婚,今日便去梅鎮,他要做甚麼?”
“我哪兒知道?走了也不通個氣,氣死個人了。”梅小七厭厭地嘟囔道,她今日似乎情緒不高。
蕭如玉摸了一下女兒的頭,好言道:“那你還不肯跟孃親一道回梅鎮?”
梅小七撒嬌道:“娘啊,我得等著,郭東把座鐘修好,爹爹答應過的。”提及座鐘,梅小七立刻將煩惱拋在腦後,喋喋不休地跟蕭如玉講起、郭東如何改造座鐘的。
梅小七興奮道:“孃親,你知道什麼是擺輪嗎?”
鐘擺,她已經跟蕭如玉說過了,今日便講起了擺輪,擺輪和鐘擺是同軸的,鐘擺在前面來回擺動,擺輪在後面跟著左右擺,如此,鐘擺的等時性便傳導給了擺輪。
“還有一個物件,郭東說,叫個擒縱機構,一擒一縱,是不是很好玩兒。”
梅小七這麼說著,兩隻手還在比劃,“擒縱機構可讓指標一格一格地往前走,每一格,若是秒針的話,便是一秒,神奇吧。”
郭東在原有座鐘的基礎上,增加了三個物件,鐘擺、擺輪和一個擒縱機構,這主要得益於郭東小時候拆過一個廢舊的亞達飛機械錶,從此便對機械著了迷,選擇專業的時候,報的也是機械專業,可惜讓學校給調配成了化工機械。
梅小七說得又急又快,蕭如玉哪裡能聽懂,雖然聽不懂,卻也能體會到、小七對郭東能整出一臺世上走時最準的座鐘深信不疑。
整出一臺走時最準的座鐘,可是了不得的事,郭東就不怕給人學了去?
蕭如玉忍不住問道:“那郭東就肯都讓你知道?”
“孃親,郭東可不是個小器的人,他還說,倘若爹爹願意,甚至可以開個工廠,專門製作帶有鐘擺的座鐘呢。”
蕭如玉怦然心動,這個郭東啊,真是不懂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