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要縫好你的傷,沒有人愛小丑,為何孤獨不可光榮...”

“愛你破爛的衣裳,卻敢堵命運的槍,愛你和我那麼像,缺口都一樣...”

“...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戰嗎?戰啊!以最卑微的夢,至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

“...你的斑駁與眾不同....”

“...你的沉默震耳欲聾...”

大約每個人一生中,總會聽到幾首讓自己起雞皮疙瘩的歌曲,郭東當初聽到《孤勇者》這首歌時,就起了雞皮疙瘩,而且淚流滿面。

大概是因為感同身受吧,不過也不好說,郭東聽《青城山下的白素貞》時,也起了雞皮疙瘩,難不成他跟白素貞也感同身受,那隻能說是歌曲的藝術感染力所致。

但郭東固執地認為他就是和《英雄聯盟:雙城之戰》裡的男主是同一類人,郭東的缺口也挺多,要說不同,那就是郭東長得更帥。

有多帥?比馬爸爸還帥?

長得帥,就跟郭東會下點兒圍棋一樣,出了校園、進入社會,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除非你去做個流量明星,否則,基本和那些‘無用小技能’是一類。

郭東固然長得帥,但缺點太多,無助的時候,他覺得不是個帥逼,更像是一個小丑,所以《孤勇者》這首歌,他聽了一遍又一遍。

他是個孤兒,打小受盡欺凌,朋友也不多,只管每日送完快遞,回家自個上上網,一天一天就這麼過了,他的內心其實也很孤獨。

他希望孤勇軍是一支機動部隊,規模不要大,但必須紀律嚴明、裝備精良。一旦有需要,拉出去就能打仗,且要打勝仗。

孤勇軍就是要孤軍深入,英勇善戰,一如郭東雖然歷經生活磨難,卻也想著做一個戰益彌堅的不敗勇者。

所以孤勇軍這個名兒,挺好。

方立春和盧寅時兩人聽罷,表現各異。

盧寅時品味一番,皺眉道:“孤勇軍這名兒,聽著還是不如郭家軍提氣阿。”

方立春沉聲道:“現今世道,確需一腔孤勇,孤勇軍不錯。”

郭東笑了,讚許道:“一腔孤勇,方叔說得好。”

“那就孤勇軍吧。”盧寅時陪笑道。

盧寅時看事情總是先往壞處想,不過這件事上,他也不過是說說而已,無論什麼軍,都是郭東的,叫什麼,不過是隨他的個人喜好。

接下來,便是人員設定。

馬匹只有二十多匹,所以就定在二十人,人員必須以年輕人為主,就從梅鎮的獵戶、沈家堡流民子弟中挑選,起初各半,擴大規模之後,便以流民子弟為主。

衛所軍積弊已久,很多衛所精壯已經跑光了,剩下的都是些羸弱,只能算扛著鋤頭的農奴,戰力極差,名聲亦不好,郭東要的是真正意義上的軍隊,自然不會採用衛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