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幫孩童一邊唱著跳著,一邊還在瘋搶爆米花,郭東心裡一陣嘚瑟,果然古代的小孩和後世的小孩DNA沒什麼不同,都愛吃爆米花,管你什麼流言,都抵不過吃貨們強大的DNA力量。

當了一回孩子王,郭東也是滿頭大汗,招呼侯貴過來,交待道:“明日還這麼爆,不收錢。”

“不收錢?”侯貴不解道。

甘薪也表示不解,插話道:“不收錢,咱們如何賺銀子?”

“咱們?”郭東看了一眼甘薪,撇嘴道:“你甘大哥又不是我石廟的人,何來咱們一說?”

“是啊,你東哥賺銀子,我著的什麼急?”

甘薪一撓頭,偏偏還是忍不住,又問:“東哥你改主意了,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郭東確實改主意了,他在心裡粗粗算過,沈家堡攏共不到3000人,就算每個人都吃上一斤爆米花,也就3000斤,他能收入9000米,按時價,不過二十五兩銀子。

想想每人一斤米的爆米花,那得吃多久才能吃完?現在防潮技術又不太行。

誰沒事天天吃爆米花啊,所以到手的銀子應該遠少於二十五兩,那點兒錢,郭東還真看不上。

與其如此,還不如干脆直接賣爆米花機,把機器賣到整個大明,這樣更省事,來錢也快,還不用每天‘嘭嘭嘭’地爆,那聲音聽多了也煩。

不過,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尤其還跟甘薪有關,所以郭東沒有理會甘薪,交待完了,直接打道回府。

第一鍋鋼水出爐,一部分用來澆鑄兩個鐵葫蘆,剩下都倒在一個陶土池子裡,池子下面又有六個更淺的小池子,這跟後世做巧克力用的那種模子有些類似,鋼水冷卻下來,便能起出六塊5分、也就是半寸厚、長寬都是二尺的鋼板。

鋼板要做成形態各異的製成品,需要一個加工過程,加工需要工具,機床就別想了,人工操作其實就是後世的鉗工,鉗工也需要一套工具,郭東打算做一套完整的鉗工工具。

郭東能想到的工具有老虎鉗、扳手、銼刀、鋼鋸、絲攻、鉗工臺、砂輪,等等。

銼刀和絲攻可用鋼水直接澆鑄,絲攻是用來加工螺絲螺母的,一公一母,公的旋進去、做內螺紋,母的套上去、做外螺紋。

鋼鋸最難,難在鋸齒,只能用傳統藝能,把鋼條燒得通紅,用銼刀一個鋸齒一個鋸齒地挫出來,過程需要在高溫環境下進行,有一定的危險性,但鋼鋸大重要了,沒有它,無法把鋼板切割成需要的形狀,遑論做其他製成品了。

砂輪當然也可以用來做切割,又沒有電動機,僅靠人力,效果可能還不如鋼鋸,而且砂輪要做的很薄,強度也是個問題,不過,倒是可以試一試。

有了完整的鉗工工具,畫面就不一樣了,過去不敢想的東西,都在郭東腦回路里浮現了。

正當郭東放飛自我的時候,甘薪從後面追了上來。

“東哥,你慢點,我們談談?”

“談什麼?”郭東停下腳步,看著甘薪,說道:“我在石廟還有一攤子事兒呢。”

甘薪心裡明瞭,郭東要拉他入夥,已經跟他說過好幾次了,可郭東還是個孩子,跟沈家的關係又沒個明白話兒,能不能靠得住?

目前看,郭東想做的幾乎都做成了,爆米花機、鼓風機、水車,真正讓甘薪對郭東著迷的是,這人腦子裡似乎裝著無窮無盡的東西,誰知道他以後還能搗鼓出什麼稀奇玩意兒。

甘薪心裡也是癢絲絲的,不過家裡的婆娘卻堅決反對,一個十六歲的娃娃你也信?

郭東也確實想拉甘薪入夥,這人好奇心強,喜歡親力親為,能把鑄造的活幹得很漂亮,幹別的大概也不會差,這在鼓風機和水車製作過程中已經得到驗證。

缺點倒也不少,大字不識幾個,但郭東跟他說話不費勁,多少有些貪財,但不是有人說過,能用銀子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麼?

又不是要甘薪做什麼高深的研究,郭東自己都是拿來主義,他需要一個人把他‘科學頭腦’裡的東西變成實實在在的東西,甘薪就是眼下他最需要的人才。

可這老小子就是不上道,看來不用些大招是不行了。

“甘大哥,你說你的鋪子一個月也就掙個三兩銀子?”

“沈家的生意是活多,銀子難賺,其實不瞞你說,三兩都不到。”

提起銀子,甘薪就傷心難過,嘆息一陣,又道:“不過,這兩個月跟著你幹,每個月倒是有四五兩銀子的進項。”

郭東干脆找了個地方,招呼甘薪坐下談:“甘大哥,我請你做石廟的大匠,月錢五兩,將來掙來銀子,可能還有分紅。”

“可我的鋪子還要給沈家鑄佛像,沈家那邊...”

郭東截了話頭,說道:“甘大哥,你看這樣行不行,一百兩銀子把你的鋪子買下,一手交錢一手交鋪子,鋪子裡的人還歸你管,沈家的生意你還照做...”

郭東止住了話頭,甘薪卻是愣住了,他可沒想到郭東竟然在打鋪子的主意,那可是他甘薪一家人吃飯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