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神奇的槍管(第1/2頁)
章節報錯
爆米花從來不是郭東的重點,火柴才是。
今日這麼一爆,算算賬,也賺不到多少銀子,郭東已打定主意,以後改賣鐵葫蘆,把鐵葫蘆賣到全天下。
郭東有秘訣,不怕有人仿製,就算有人仿製,也只能用生鐵水鑄造,生鐵的肯定比不上鋼製的,可能爆不了幾炮,就漏氣了。
鐵葫蘆若是按50兩一個,利潤率在200%以上,一個月賣一臺,就能維持石廟現在三十來號人的開銷,夠可以的了。
既然徐小公爺用了心思、要在江南獨家經營,答應他也無妨,郭東猜測徐文爵的心態,他只是急於在父親面前露一小手,以期得到父親的認可,畢竟他剛剛進京見了皇帝,正式拿下魏國公世子的身份。
這也很正常,做兒子的總是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即便是在大明朝也不例外。
生意談完了,姜管事一臉的輕鬆,卻向郭東慎重地介紹起柳先生。
“東哥,這位柳先生便是我江南大名鼎鼎的說書人柳敬亭...”
姜管事瞅著郭東,見郭東已是驚得張大了嘴,會心一笑,又道:“柳先生事先特地交待我不要多說,因他不想幹擾我們的商談,誰讓他的名氣那麼大呢,哈哈哈。”
“嗨呀,前輩便是柳敬亭老先生?失敬失敬。”
郭東立刻站起來,再次拱手施禮,他不僅是驚訝,還有些激動,柳敬亭,活生生的一個歷史文化名人,就站在他跟前,這感覺實在奇妙,就像歷史正在眼前發生一般。
柳敬亭是很有名的古代人物,中學課本上有篇課文,是黃宗羲寫的《柳敬亭傳》,說的就是柳敬亭。
黃宗羲被後世譽為‘中國思想啟蒙之父’,這麼個大家竟然為柳敬亭一個說書的立傳,足以說明柳敬亭說書說的真是好。
郭東對柳敬亭有些瞭解,知道這人,柳麻子,善說《岳飛傳》、《三國演義》、《水滸傳》,尤其以跳打水滸最為出名,據說他在南京說書,豪門大戶都得提前十天預定,一兩銀子一場。
柳敬亭連連擺手,亦是笑道:“我到沈家堡來卻是為了見見你這個神奇小子,老夫也算是見慣了奇人奇事的,見過你的水車,果然當世無雙,擔得起神奇二字。”
郭東老臉大紅,心虛道:“謝柳前輩誇讚,小子還需努力。”
姜管事插話道:“聽東哥口氣,也是聽過柳先生說書的?”
“那倒沒有。”
郭東心下一驚,別光顧著激動,說露餡兒了,稍頓又道:“可我師父卻是聽過的,師父說他聽柳前輩的《岳飛傳》,每發一聲,使人聞之,或如刀劍鐵騎,颯然浮空,或如風號雨泣,鳥悲野駭,亡國之恨頓生。我師父說柳先生是有家國情懷的,他當時聽得亦是熱血沸騰,只恨自己空有報國之心,卻不能上陣殺敵。”
郭東就一個記性好,上高中的時候,老師要求背誦黃宗羲的《柳敬亭傳》,郭東當時能背,到現在竟然還沒忘,拿來商業互吹正合適。
柳敬亭和姜管事一聽,卻是相互看了一眼,郭東嘴裡的溢美之詞,是他們沒聽說過的,郭東這人年紀輕輕,本事卻不小,他們都見識過了,他還有個文采斐然的師父,當真是名師出高徒哇。
殊不知,這話是黃宗羲說的,黃宗羲是經文大家,不僅是讚美,還有點評,點評得很到位,絕非空泛的溢美之詞。
柳敬亭聽著也是很受用,對郭東更是高看一眼,卻是擺手道:“東哥,今日在魚市扮老虎也堪稱絕妙,老夫自愧不如也。”
郭東赧然,心下尋思,既然柳敬亭到了石廟,何不請他也說個書,讓石廟的工人們也樂呵樂呵,這算是個團隊建設活動,可增加團隊的凝聚力。
郭東一提,柳敬亭果然爽快答應,姜管事還要在沈家堡逗留一日,說好柳敬亭明日到石廟來,說上一場,郭東認真地付了一兩銀子,柳敬亭也沒有拒絕。
柳敬亭習慣這樣,一路旅行,算是採風,一路說書,又能把銀子掙了,多好的職業啊,就是臉曬得有些黑。
郭東送走姜管事和柳敬亭,便窩在屋子裡,逗著雪球,又畫開了。
這一回,他畫的竟然是一隻奇怪的手槍。
郭東記得小時候,見人玩過一種自制的玩具槍。槍管很古怪,是一節一節的,就是把腳踏車的鏈條給拆了,拆成一節一節的鏈節,把鏈節外面的兩塊擋片兒去掉,只留下帶著兩個孔的中間部分,然後把鏈節排成一排,紮緊了,這樣就形成了兩個孔洞,上面的孔洞插進去一根輻條,用來取直定位,下面的孔洞則充當槍管兒。
藥是普通鞭炮用藥,取木螺絲有冒的一截,用榔頭敲成一個很小的圓錐體,充當子彈,有數丈的射程,可打樹上的小鳥,很神奇吧?
郭東瞧人家玩兒得起勁,也想拿來試一試,偏偏人家不讓他玩兒,這事兒讓郭東一直耿耿於懷,所以記得特別清楚。
現在有了機會,反正當世缺乏鑽孔槍管技術,鍛造的槍管又極易炸膛,何不另闢蹊徑,做出個節狀的槍管試一試。
之所以要用節狀結構,是因為長的槍管兒無法鑽孔,若足夠短,其實是可以用人工來鑽的,兩頭鑽,然後用專門的銼刀去膛內孔,然後,節與節之間就像搭樂高,一個套一個地連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