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於雁山覺得景歡的想法實在異想天開,反問道,「那沿路的鐵軌如何鋪設,大量的鋼鐵耗材又如何解決?」

這不僅涉及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問題,關鍵是技術障礙巨大。

「等我們的鐵軌鋪設完,還能剩多少人?」

於雁山並不認同景歡的觀點,因為這看起來不切實際。

「救人的心是好,但這樣一來大機率也救不了幾個人,反而會搭進去更多人的命。」他並沒有斥責景歡,而是講清論據後得出新的觀點,「最好的辦法依然是就近安置。」

此話一出,在座所有人便開始小聲討論。

「……火車是最安全的辦法,尤其車廂也能利用到以後的空中城市建設中,如果是鐵軌的話,其實利用系統並不是很麻煩——」

「景歡,」駱雲益打斷景歡的嘟囔聲,對她搖搖頭,又低聲說道,「我們先聽聽大家的看法。」

景歡猶豫著點頭,不情不願地答應了。

她剛剛腦中忽然閃現出火車的想法,同樣是利用系統的便利,建設出符合目前末日需要的火車。

火車無論是運貨還是送人,安全又方便,也能實現大批次的輸送。

可現在看來,除了駱雲益無條件支援她的觀點,其他人似乎都不看好。

一方面因為他們不清楚系統的真正實力,另一方面大約還有其他忌憚。

「就近原則是對的,而且不只是為了省時省力。」駱戎特意強調道,「不能忽略民族關係和藏民情緒的問題。」

夏國地大物博,末日前在和平舒適的環境下大家才有機會一起談論和諧相處。

隨著末日生態環境越來越糟糕,人的情緒和心態都在發生變化。

以往的和善可能變成暴戾,曾經的熱情也可能變成錙銖必較……所有細節都會被無限放大,影響人與人關係的點滴都容不得忽略。

於雁山隨意敲了敲桌子,心不在焉道:「如果就近安置,先拋開利益置換問題,我們要選定在哪些位置呢?」

他輕笑一聲,看了看駱家父子,卻什麼也沒有說。

駱雲益的眉頭不經意間皺了皺,幾個念頭轉過,說道:「這需要多長的時間?」

「如果我們出動人馬,依照現在的效率,到達興城至少需要一個月。」駱雲瀚揉了揉太陽穴,刻意壓低聲音說,「上次我剛好要出去找你,然後一到京城就接到你的訊息。」

也幸好如此,不然從藏區離開再到京城,駱雲益和景歡根本等不及他的救援。

駱雲益點頭表示理解,隨即又問:「還有其他辦法嗎?」

駱雲嶺坦率地說:「沒有。」

並且對他搖搖頭,示意他不要繼續想下去,更不用想著動用系統的先機。

一切再一次回到了剛剛的,就目前看來,突破口也只能在於雁山身上。

「極熱的天氣下施工不合適,要研究氣候問題也不是那麼容易。」於雁山看到駱雲益還想說什麼,又說道,「我理解你的想法,救人當然很重要,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命換一命。」

用現有的藏區可靠的手下換取來自興城的人命,雖然都是人命,但價值和實際意義對於他們來說卻完全不同。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說是無謂的犧牲。

話說到這裡,顯然局面已經陷入僵局。

對於興城的求助信,大家主張要救,但救人的想法並沒有十分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