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的離去並沒有讓袁崇煥感到灰心喪氣。

相反,他的內心反而還有一點兒振奮。

原來滿清確實是有它的魅力在的,它自身就能吸引一批范文程這樣的人。

這說明大明還不是很差嘛,還沒有到人人都迫於生存壓力而不得不投降另一個黑暗殘暴的落後政權的地步嘛。

袁崇煥是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思考這個問題的,他覺得“降清”和“潤清”在性質上是不一樣的。

“潤清”就好比中國富豪到套現到國外買別墅和遊艇,總得來說也並不是在大明過不下去了,而是更認同滿清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而“降清”就好比什麼呢,就好比蘇聯崩潰之後,蘇聯知識分子不得不到國外用體力勞動討生活,到了那個地步,大明就徹底維持不下去了。

以范文程方才的表現來看,他顯然屬於“潤清”。

或許他一開始是透過“降清”的方式進入後金的,但是他現在已經活成了“潤清”的模樣。

就好比現代社會中移民後的“高華”,他已經對滿清產生認同感了,產生了一種“一問就不好,一勸就不回”的糾結感情。

倘或要讓他重新歸明,必得讓其心服口服不可。

按照現代社會的經驗而言,一般要達成這一目標有兩個方法。

要麼是徹底把後金這個政權徹底剿滅,要麼呢,就是把大明改造成一個更加有魅力且具有吸引力的國家。

這兩條途徑都與袁崇煥的改革目標不謀而合,所以袁崇煥對范文程不珍惜他給的歸明機會這件事並不怎麼生氣。

畢竟自古以來都有皈依者狂熱,二鬼子總是比鬼子更可恨嘛。

就在袁崇煥目送范文程離去的時候,徐敷奏開口問道,“為何這巴牙喇一來,范文程就不能再跑了呢?巴牙喇雖是騎兵,但這范文程的騎術也未嘗不精。”

袁崇煥一怔,不禁暗道,沒想到這徐敷奏的眼力倒不錯。

後世許多人都把范文程片面地認作為一個專門為滿清出謀劃策的謀士形象,實際上這並不準確。

皇太極登基之後,為了提拔范文程,能名正言順地給他加封官職,專門送過一些率軍打仗的機會給他。

崇禎二年的己巳之變,皇太極破牆入塞的時候,有一路是從大安口突入關內,那一路就是范文程披甲上陣,率領槍炮手,斬殺了許多前來圍攻的明軍。

因此歷史上的范文程確實應是精於騎射的,起碼他的騎術不會比正宗的八旗軍隊差到哪裡去。

只不過現在努爾哈赤還活著,范文程的軍事才能還未有機會體現在軍功上。

袁崇煥問道,“你怎知他騎術不錯?”

徐敷奏道,“我方才見這范文程在城下叫陣,他騎在馬上,竟能雙手脫離韁繩,單以雙腿控馬,說明此人騎術精湛,倘或他能配備長矛,以雙手控槍,刺騎衝鋒,則未必走脫不得。”

左輔饒有興致地問道,“他若能持有長矛,又該如何衝鋒,才能走脫?”

徐敷奏笑道,“戚少保在《練兵實紀》裡面寫了嘛,先刺馬,再戳人,第一下先正面衝鋒,刺向敵方騎兵的馬眼,爾後再迅速拔槍,衝到側面,往敵軍的人臉上戳第二下。”

“這范文程能雙手控槍,這兩下只要戳刺迅速,就能殺那巴牙喇一個措手不及,一旦巴牙喇來不及還手,他就能趁此機會迅速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