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槍步兵雖然已經很厲害了,但是戰場變化歷來都是很迅速的。

別人瞧見你弄了個鐵王八出來,難不成敵人就不會想辦法了嗎?

燧發槍雖然威力比弓箭大的多,但是作為輕武器,該有的問題他都有。

甚至說句不好聽的,敵人若是弄個十厘米厚的木板擋在前方,劉破奴都有些懷疑能不能將其擊穿,就算能,那二十厘米的呢?

敵人什麼時候能想到這個應對的方法劉破奴管不著,但是劉破奴是自始至終都知道這個問題的。

所以說,作為戰爭之王的火炮,始終都在劉破奴的規劃當中。

當然,現在沒有提及炮兵的問題,那是因為還沒有研究火炮,之所以沒有進行研究,還是因為劉破奴在等底火的研究進度。

炮彈就是一個放大版的子彈,不同的是子彈需要一個底火,炮彈需要兩個底火而已,說不難也挺難的,說難吧其實一點也不難。

效能什麼的暫且不談,能夠造出子彈的國家,就一定能夠造出炮彈。

至於說車輛的效能什麼的,這個劉破奴倒是一點也不擔心,因為擔心也沒有用。

自己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裡,哪怕暫時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他也可以讓人持續的關注這個問題,持續不斷的投入更多的人和錢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年解決不了那就兩年,兩年解決不了那就四年,總有一天,車輛的速度會從二十碼提高到四十碼的。

雖然還是比不上戰馬衝鋒的速度,但戰馬也不可能一直保持衝鋒的速度,戰馬的耐力其實是很差勁兒的。

劉徹早年間曾經下令全國養馬來提高騎兵的數量和質量,結果全國上下耗費了巨大的精力養出來之後才發現,戰馬的耐力很差勁兒,基本上一個衝鋒下去就不行了,而匈奴人的戰馬就算是差勁兒一些的也能衝鋒兩三個回合,可想而知騎著這樣的戰馬去前線會發生什麼事情了?

當然,戰馬的好處也不是沒有的,比如說透過性強。

很多地形車輛無法透過,但是戰馬卻能輕鬆的透過,但不管怎麼說,車輛的優勢還是大於劣勢的。

“李陵呢?他只不過是說了一件事實而已……”劉徹輕輕點頭問道。

他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計較下去,所謂的新軍自己不懂,但是兩千人的規模,半年的時間,這一點他還是等得起的。

至於說劉破奴其他的規劃,那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但是前提是必須要先讓國庫有了充足的錢,不然的話一切的幻想都將會是浮雲。

“我承認他是有實力的,他也能給大漢帶來驚喜,但是他太孤傲了,太以自我為中心了,不論什麼時候,他總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他太想證明自己了,或者說是他太想讓你後悔那麼對他祖上了,這樣的人我改變不了他的想法,所以我不敢用了!”劉破奴很是簡單直白的回應道。

如果李陵沒有留名歷史,那劉破奴未必會有這些看法。

但是在活生生的歷史面前,劉破奴看不到自己能改變李陵的可能,所以他只能選擇放棄。

雖然歷史上的李陵帶領的是純步兵,用的就是劉破奴剛才說的那種新軍的防守戰術,如果配上火槍和火炮的話,再加上自身就擁有動力的車輛,李陵就算遇到了跟歷史上相同的情況,他也不會被困在那裡逃不掉。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在新軍裝備的加持下,李陵能逃掉的,其他將領也同樣能逃掉。

新軍的戰術又不止那一種,擁有近乎無敵的車輛,哪怕移動的速度慢一些,他也會是一個很好的移動炮臺。

只要部隊動了起來,匈奴人就不可能拿著木板擋在身前衝鋒,所以運動戰中,他們的殺傷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換句話說,李陵的能力是在冷兵器時代體現出來了,可能打好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人,他未必就能適應熱武器時代的戰爭。

既然如此,我憑什麼要給你一個不肯聽話,心有念想,甚至是會擾亂部署的將領機會呢?

就因為你是李廣的孫子?

就因為你家滿門忠烈?

大漢比你更忠烈的家庭也不是沒有,只不過沒有你李家出名而已,所以我憑啥不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呢?

“真就不給他一次機會了?”劉徹有些意外,但又覺得在預料之中,不過最終還是覺得有些惋惜。

“面對駕馭不住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駕馭他,免得讓自己養的蛇反手把自己給咬了!”劉破奴微微的搖了搖頭。

“如果他能改變呢?”劉徹繼續問道。

“機會只有一次,剩下的就用實力來說話吧,也許有朝一日韓延年表現不佳,而他又表現的太好,或許我會考慮的!”劉破奴毫不客氣的當著眾人的面說道。

“朕讓三省給京兆尹下個令,這兩千兵力就近徵召吧!”劉徹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