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曹魏棄將(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等明白!”
下方的群臣也都是眉頭一皺,他們也都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此番若是誰要是丟了城池以後,朕一定要殺了他,拿他的頭顱祭奠我軍的戰旗!”
曹睿的面色嚴肅,為了皇室的威嚴,他不能在這次的保衛戰裡面失敗,否則,他在大臣裡面的威望就真的是一落千丈了。
“請陛下放心,此番臣願意率大軍出征,抵禦蜀漢,若是失敗,臣願意提頭來見!”
曹真說話也是非常提氣,拍了拍胸脯,氣勢十足的開口道。
“好,此番朕就封你為大將軍,通管涼州一帶的兵馬,持假節,遇見事情可以臨時處置!”
曹睿也是不辜負曹真的態度,起身道。
“諾!”
曹真拜道。
下朝之後,劉曄一個人走在路上,心裡面有些悵然若失。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當朝君主拒絕了,曹操佔領漢中,劉曄建議乘勝攻取益州,“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但曹操沒有同意,而是選擇撤兵北歸。
曹丕稱帝后,向群臣詢問劉備是否會發兵攻打荊州,眾人都認為不會,但劉曄卻不這麼認為。吳蜀開戰前,孫權向曹魏稱臣,曹丕打算接受,劉曄力勸伐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但曹丕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夷陵之戰後,曹丕打算出兵伐吳,劉曄反對,“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曹丕又沒有聽從。
現在曹睿當政,他的地位又更加的堪憂了,可能與他的身位有關。
他的先祖正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劉秀的第四子名叫劉延,被封為阜陵王,而劉曄正是他的後裔。劉備、劉表、劉繇這些人雖然也是宗室,但並非光武帝的後裔,而劉曄是正兒八經的東漢宗室。由於這種特殊的身份,劉曄雖然才智過人,但曹魏祖孫三代依然不能夠完全信任。
他自認為與眼下的司馬懿的才能相差不多,不過皇帝對於他們的態度,可謂是天差地別。
劉曄是曹魏的三朝元老,能力超群,但升遷速度卻很慢。199年,劉曄被曹操任命為倉曹掾,九年後司馬懿才在曹操手下擔任文學掾,可是司馬懿卻後來居上,超過了劉曄。曹丕即位時,“以曄為侍中,賜爵關內侯”,而司馬懿則被封為“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遷侍中、尚書右僕射”。
曹丕臨死前,安排四位輔政大臣,分別是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魏明帝即位後,加封群臣,劉曄僅僅被封為“東亭侯,邑三百戶”,依然做皇帝的侍從,而司馬懿的爵位是舞陽侯,還是曹魏重臣之一,手握重兵。
帶著滿腔的怨恨,劉曄一個人走在回去的路上,沿途的群臣也是有意無意的與他讓開了距離,當然,也有幾個人仍舊與他在一起。
其中就有與他相同境遇的田豫與牽招,牽招與田豫,經歷極其相似,二人同為袁紹部將,同樣和劉備交好,且都在投奔曹操後鎮守邊境,被陳壽認為是“豫位止小州,招終於郡守,未盡其用也”。然而戍邊者,無一不需要忍受苦寒,既要勇武也得會治理,更重要的是不會擁兵自重。牽招與田豫都是大才, 將二人放在邊境數年,保證了百姓安寧的同時,還證明了他們的忠心。
劉備早年投奔公孫瓚的時候,當時年少的田豫就已經將自己的前途託付給劉備。而牽招和劉備在年少時便惺惺相惜,兩人關係十分親密,是同生死、共患難的刎頸之交。
他們兩人都是因為此番諸葛亮大舉進攻曹魏,引起的聲勢過於浩大,故而曹睿倉促之下,將各地能打的將領都徵召過來。
“陛下,現在對於我的態度,是越來越冷淡了。”
劉曄看著牽招與田豫二人,嘆息道。
“劉侍中不必過於擔憂,陛下應當是過於心急了,畢竟前番諸葛亮攻下涼州大半,曹休將軍又兵敗東吳,有此情況,也是正常。”
牽招回複道,他們三個人的境遇,都相差不多。
為您提供大神碼字小菜雞的三國:從成功守住街亭開始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168章曹魏棄將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