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則事君以忠,內則事親以孝。這是當下士民的操守,也是世道的倫理。

城中剛遭動亂,家中情況未明。姜紹於情於理,都該回家一趟了。

雖然,他對這個“家”,充滿了陌生的感覺。

大將軍姜維的府邸在成都城內的大城中,這裡是官署和富貴之家的集中地。

只是當帶著親兵的姜紹抵達時,還是有些驚詫。與想象中的朱門廣宇、虎賁儀仗不同,大將軍府邸僅有老卒看守,門可羅雀,比途經所見奴僕成群、車馬如流的其他權貴之家大大不如。

倒是府中老卒、奴婢見到姜紹十分熱情,口口相傳著“公子回來了”,一路簇擁著將姜紹迎入正堂,敬奉溫湯,又興沖沖地去請主母大將軍夫人柳氏。

藉著這個空隙,姜紹認真觀察了府邸堂屋的內設:與時下坐北朝南、正中開門、中軸對稱、室內抬高的大式漢代建築並無不同,寬闊的室內沒有多餘的傢俱和擺設,樑柱、門窗、牆壁簡樸無採,唯一引起注意的是,就是府中收藏了不少書籍和一些兵器。

最後,加上入府一路所見的奴婢衣飾、庭院樹木、菜畦家畜等等,姜紹心中下了結論。

他們家,相比於國中的其他權貴,是真的窮啊!

“紹兒!”

一聲呼喚讓姜紹收回思緒,循聲看去,只見一名年紀約莫四五十歲、體態微胖的婦人在婢女的簇擁下邁進了堂內。

她兩鬢髮白、面容上早已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加上衣無紋採、沒有華麗的飾品,乍一見到,還真很難聯想到這位就是大將軍夫人柳氏。

幸好姜紹心裡有所準備,當即迎上前去,納頭就拜。

“孩兒拜見阿母。”

“快起來,讓我好好看看,,黑了,,也瘦了。。”

柳氏連忙讓人扶起姜紹,雖然並非自己的親生骨肉,但她拉著姜紹的手臂,態度十分親切,就像久別重逢的母子一樣,慈祥的目光仔細端詳著,口中說著姜紹模樣的變化,語氣聲中已有些哽咽。

“好久沒有看到你,你阿父。。”

說起來,自從姜維避禍離都、屯田沓中之後,她就再沒有見過自己的丈夫了,而姜維戎馬征戰、軍務繁忙,經常很長時間沒有家書寄回。

這些時日時局艱難、流言紛紛,柳氏表面上與平時無異,專心操持家務、教誨孺子,但內心無時無刻不在擔憂著。

今日見到假子姜紹,難免就要想起多時未見的丈夫了。

“大人的身體硬朗著,,孩兒不孝,讓阿母操心了。。”

人的情緒是會互相感染的,柳氏的親切和藹讓身為假子的姜紹內心少了一些陌生和隔閡,

她對自家丈夫溢於言表的思念和擔心也讓姜紹想起自己那位平日在軍中對自己要求嚴格,關鍵時候又護犢袒私的便宜父親。

“傻孩兒,這叫什麼話,世間哪有母親不為自己的孩子操心的。”

柳氏看著在自己面前言行略顯生疏笨拙的姜紹,收起愁緒,展露笑容,親切拉著姜紹入席,又打發婢女去廚下準備姜紹愛吃的菜餚,同時手中仍然沒有放開姜紹的手臂,就這樣拉著他坐在近處說著話。

柳氏從家長裡短問到了姜紹近況,聽說姜紹馳援破敵、保衛都城的具體事蹟,她笑得很開心,欣慰地說道:

“如今紹兒也長大了。是個獨當一面、保家衛國的大丈夫了,能夠幫得上你阿父的大忙了。”

被柳氏這樣誇獎,姜紹感到有些手足無措,他不禁慚愧地搔首道:“全賴軍中將士用命,孩兒不過多了一點好運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