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漢中。

軍營校場內,軍中出操訓練不同專案分為幾大區域,有訓練士卒體力的奔走、投石、拔距、曲踴,有訓練士卒陣型聚散排程的“聽金鼓、知進退、明佇列”,有訓練士卒五兵器械的刀、盾、矛、戟、弓弩,還有訓練騎兵作戰的騎術、劈砍、騎射、衝鋒等等。

步伐有些沉重的主將姜紹和黃崇來到營中訓練騎兵之處,看著幾百名騎兵分批次在人工修建的山包、溝壑等地形前開展馳馬衝鋒、負重躍馬、迂迴騎射等技能訓練,那招展的軍旗,呼嘯的喝令,如雷的馬蹄聲、矯健的騎士身影,無一不讓駐足觀看的人心往神馳,彷彿此刻的自己正身臨其境,在千軍萬馬之中破陣殺敵、叱吒沙場。

“子高,你以為營中之兵如何?”

姜紹看了一會營中步騎部曲的訓練,轉頭向一旁的黃崇問道。

黃崇一直是立志要功名利祿馬上取的,不願意窩在成都城內熬資歷,這一次返回漢中姜紹乾脆向太傅姜維和中監軍劉遐討人,二者都沒有反對,就仍然讓他掛著禁軍將軍的名號,兼了鎮北將軍參軍的軍職,一同跟著姜紹北上漢中。

近來籌備進軍之事,黃崇也參與謀劃和準備。

他知道久經戰陣的姜紹不會無的放矢,想了想才說道:“營中步騎都是演習八陣、嫻熟五兵的部曲銳士,已經稱得上是蜀中的精銳了!”

“某也是這麼認為的,想那前漢之初的北伐兵卒,就算是那韓信統領的,只怕也不過如此,你認為,如今的北伐為何如此艱難,積年無功。”

黃崇瞥了姜紹一眼,這些問題廟堂之上、軍帳之中也不知道討論了多少,大致結論都是能夠得出來的,那就是北方的形勢是完全不一樣的,如今的曹魏、司馬家是實力強橫的龐然大物,哪裡是昔年各自為戰的三秦王那些秦國降將可比的。

但作為參軍,職在參贊軍事的他還是認真說道:

“北伐之難,一難難在糧草之難,滄海桑田、山川改道,昔日可以直接北上關中的陳倉道已容不得大軍齊頭並進、大批輜重輸送轉運。蜀中每次發兵北伐,都得是從漢中出兵,繞道祁山道,先取隴右,再謀關中,這周折盤旋的道路不知比前漢之時多了多少倍,糧草靡費無數,北伐兵馬想要建功,卻常常為後方糧草所累。”

“二難難在國力之難。國中的國力,以諸葛丞相時期最為強盛,能夠徵集十萬以上兵馬,耀武隴右、虎步關西,但自諸葛丞相故去之後,國力日衰,就算之前的姜大將軍勠力北伐,可也是力不從心,從諸葛丞相時期的斷隴右改成斷河西,避開曹魏大軍雲集的關中、隴右等地,改向隴西、金城方向進軍,意圖聯結西北方的羌胡部落,坐斷河西。”

“可不管是陳倉道變成祁山道,斷隴右變成斷河西,這北伐的仗打來打去,打得都是兵力、國力,想想如今,國中北境守軍不過數萬,而曹魏在雍州邊境的兵馬也有數萬相當,交戰一起,還有三河、關中等地援軍源源不斷開至,任你主將用兵如神、韜略超群,任你麾下兵卒精悍敢戰、以一敵三,可只要——”

說到這裡,黃崇又看了姜紹一眼,沒看出這位鎮北將軍臉上有啥不快之色後,才繼續說道:

“可只要曹魏之將稍有頭腦,以兵卒堅守各處險要、營壘決不浪戰,仗著中原兵多將廣、北國武騎千群的兵力優勢,分路派遣遊兵襲擾北伐軍隊的後方,我等能奈之何?”

“最好要麼就打成諸葛丞相最後一次北伐那樣,步步為營,與曹魏大軍對壘僵持,比拼國力消耗,等待魏國國內生亂或者戰機出現。要麼就變成洞開門戶、誘敵深入,引曹魏大軍南來尋機合圍殲滅,只是,呵呵,經過前番漢中大戰過後,恐怕朝中無人再敢提誘敵合圍之事了。”

姜紹毫不客氣的白了他一眼,這黃子高果然這副恃才傲物的脾性只是暫時收斂而已,自己作為他的頂頭上司,竟然又當面暗暗諷刺了自己便宜父親曾經擺出來的漢中殲敵方略。

“那這些日子情況你也摸清了,你來說說,若要在邊境取一捷報,振奮鼓舞國內人心,這仗該如何去打?”

姜紹徑直把難題拋給了他,黃崇皺了皺眉,但還是說道:

“此時若說要北伐,定然是拼不過曹魏在雍州的大軍,徒打殺了兵卒,動搖了國內根基罷了。不過若說要在邊境取一小捷,還是有可能的,何不如突然從漢中發兵襲擊,襲取收復東三郡?”

大舉北伐,黃崇眼下沒有信心,但在邊境取一小勝他還是躍躍欲試的,他倒是動過心思,一開始就想要勸說姜紹把兵鋒由北轉向東,從漢中突然出兵東處,襲取漢中東邊的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奪回自孟達之叛就丟失了的國土,雖然土地貧瘠,但勉強也算是個收復國土的大功了,能夠應付成都朝廷的催戰。

畢竟關中、隴右、河西,蜀漢都打過多次了,曹魏在相對應的邊境防禦部署兵力也稱得上齊整週全,以姜紹麾下能夠排程的兵馬想要在邊境攻城略地,那最後斷然是討不得好的,還不如東出襲擊東三郡,看看能不能碰碰運氣,拿下這一塊貧瘠的土地。

但姜紹卻直接否決了他的這一項建議。

首先,朝中的要求是在邊境打出點聲響,既是震懾內外、凝聚人心,也是要為日後大舉北伐奠定基礎的,你把大將軍姜維一心圖北的兵鋒突然轉到東邊去,政治這一關就過不去,哪裡還有破舊革新之意,那不是又退回到蔣琬時期的北伐方針了嗎,更何況,蔣琬他最終也沒有去打東三郡。

其次,東三郡這塊地方貧瘠,宛如雞肋,以往就是流放罪犯之地,若是漢強賊弱之勢,那襲取東三郡還有一點牽制曹魏,迫使其分兵防備腹心的用途。可眼下是漢弱賊強,襲取東三郡不只不能夠威脅宛城、襄樊,反而是要搭上漢中兵力去小心佈防,得不償失。

最後,打東三郡時間和準備也來不及了。若要取東三郡,最好是能夠聯絡吳國,讓他從江陵、秭歸等地發兵襲擾襄陽、房陵等地,牽制曹魏的兵力,他們再從漢中這邊突然發兵,從西往東打過去,才有可能一口氣吃下東三郡。

現下去聯絡吳國兵馬時間已經是來不及,單靠他們這一路兵馬直接去襲取東三郡,就怕對方關門打狗,一頭撞了進去,然後被曹魏從宛城、襄樊多處調兵圍起來打,到時候順流而下容易,逆流而上返回困難,怕不是又要折損了一批漢中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