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散去,侯大目見姜紹也回了艙室,趕忙跟上。

他剛剛岔開話題,免得姜紹當眾落了面子,尋思著這時左右無人,私下過去,姜紹定會好好誇讚自己一番, 也好挽回自己之前在永安城貪杯醉酒的丟人形象。

不料還沒走入艙室,就聽見裡面重物撞擊的動響和罵孃的聲音。

“他孃的,就算你是公侯之子,老子也是公侯之子,在我面前抖什麼威風,老子出趟遠差容易麼, 又沒吃你家大米,一來就盡給我整些麻煩事。”

侯大目聞言縮了縮腦袋, 掉頭就走。這趟出使有些出師不利,這才剛出山門,就在西陵陸抗這邊吃了一點悶虧。

可想而知,作為主使的姜紹肯定內心鬱結、壓力增大,自己這個時候進去多半討不了好處。

只是想到姜紹剛剛罵孃的話,忍不住嘀咕。

“就算一樣是公侯之子,人家是嫡長子,你是假子,這能一樣麼。。。”

···

從西陵離開,一路隨著大江東去,順風順水。在沿途吳國舟師戰船的護衛下,經過江陵、武昌、夏口、柴桑、尋陽、歷陽等郡縣地界、沿江關隘,花了十來天時間,漢家使團船隊直達吳都建業。

其中過江陵時,姜紹倒是想見一見吳國大將施績,此人與蜀漢方面有些私下交情, 說不定還能透過他在朝中的勢力推動兩國和合之事。

可惜人家避嫌不見,壓根就不給你這個機會。

在這些天的異國旅途裡,姜紹很快就適應長時間浮船江上的狀態, 又沒有了像西陵那樣惹人惱怒的破事,沿途就與呂雅、楊宗、何攀等人私下觀察記錄山川水文、沿江險要,討論吳地的風土人情,日子倒也過得愜意。

以他觀察,大江不愧有“黃金水道”之稱,正常江段順風順水的話,他們的船隊能跑出一日四百里以上的航速。如果是戰船從蜀地上游出發,順流而下、全力推進的話,航速還可以更快,估計在半個月內就能包圍吳都建業城。

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沿途毫無阻遏、通行順暢的基礎上。

泊船碼頭,姜紹率使團整裝斂容,上岸換乘車馬,吳國有司禮儀、護衛軍隊早得了詔令,在道旁相迎。

這時接到了漢家使團,連忙前後護衛、一路指引,客氣地送到了官驛裡面。

吳國接待使臣的驛館位於都城的南面, 歸尚書檯主客曹和大鴻臚共同管轄。

館舍分國而立,此時吳國的主要邦交物件就是蜀漢, 交州、遼東方向的其他一些小國就是大國外交、元日大朝會的禮儀陪襯, 因此接待漢使的館舍佔地面積最廣,建築外觀也最高大氣派。

進了館舍內屋,安頓下來的侯猛、李毅等人毫無倦意,他們都是初次來到吳都建業,頗為好奇,感覺內外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

此時見沒了外人,再也按捺不住,正好在庭院處截住楊宗,立馬拉著他說起吳都建業外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