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是不提,就可以當做沒發生過,旁人對自己千般好萬般好,自己可不能就這麼受著,一點兒也不回報啊。

這事就算不在功勳人家,是在尋常人家,也是十分平常的事,只是大都不會鬧到當事人面前去,私底下幫著再相看,再找後路的不知幾多。

明知她的命不會再長久了,但是為了以後,為了孩子,更為了世子爺,謝家即便是早作打算,也無人能說什麼。

可世子是個忠厚的人,妻子為他生子遭受大罪,他卻想著妻子身後的事,無論如何都是做不出來的。

他不肯,謝家人也不是什麼粗鄙無知的人家,自然不會在兒媳尚在時就相看下一家,未免寒人心。

可謝夫人卻沒料到,言娣自己會提起此事,毫不避諱,更叫她心痛不已。

難不成是他們哪兒沒做好,才讓一向樂觀開朗的兒媳提早有了這種心思?

言娣忙說:“娘莫要怪我,我都到如今的份上了,日子是過一天便少一天的,提早做這些打算,並非是為旁的,家人對我的好,我都銘記於心,人都是知恩圖報的,我不能看著世子被我拖累,他全身心的耗費在我身上,不值啊……”

一番話,亦說的謝夫人滿目含淚,私心裡,也不得不承認,兒媳這一番話並沒有說錯。

她教養出來的兒子,放在京城中,也是極富前途和才氣的,當年小小年紀便中進士,一路過關斬將在一次次考試中取得名次,更是被孟帝親口稱讚,此子當為世家子弟楷模。

旁人的世子之位,是因著其父其母,還有自己嫡長的地位得來的,而她兒子的世子之位,是連陛下都讚不絕口的。

她的兒子,本該前途明朗,本該一往無前,可誰能知道,他一跟頭栽在了紅塵之中,當初娶了妻子,生了長子,他性情大變,推了一要緊官職,做那閒散官員,只為多陪妻子。

如今,京城同輩的孩子,有些個都在朝中得賞識,更居要職,不知甩了自己兒子多遠,這一步步距離越遠,將來想追趕起來,便會越吃力。

兒子兒媳感情甚篤,做母親的是高興,可同時也因為這一系列打擊而心塞。

女人一輩子便是活夫主活兒子,她的丈夫如今已經走到頂峰了,再往上也無路,便將希望寄託在有出息的兒子身上,希望他能在仕途上再有突破,守住並將謝家的榮耀在拔高一層。

可是……

也是命運弄人,她兒子從小就沒受過多少磋磨,一輩子都順風順水的,即便是當年宮變,也被保護的很好,就連他科舉,走正而八經的明路,想去朝廷當官都很順利,偏偏,在他的姻緣上,有這麼大一個坑等著他,摔的他猝不及防。

謝夫人並不想怪誰,命該如此,命中註定有此一劫,怪誰都無用,可她心裡實在不平,為自己的兒子,也為自己的兒媳,她只能逼迫自己不要去想,兒孫自有兒孫福,她過多的干涉,拍會起到反效果。

她說:“你這番話若是讓他聽到了,該多傷心啊。”

言娣亦哽咽不清,她將淚水憋了回去,說:“自然不能讓他知道,他待我之意,我本不願這樣糟蹋他對我的一番情意,可我深知他的性格,我怕我走了,他遲遲不能走出來,我是解脫了,可於他而言,又不知會折磨他多久,娘……我不忍心。”

謝夫人說不出話來,這話誰與她說,她都能說兩句,唯有兒媳對她說,她是半句也開不了口。

如何說都是錯。

作為一個母親的私心,她又何嘗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在開竅一些,想得開一些,既然兩人無緣相伴到老,便不要再鑽牛角尖,也為自己為家人多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