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港震驚(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九七九年一月六日,大年初七。
滙豐銀行和長江實業聯合向外發出公告:
長江實業和滙豐銀行達成一項協議,以每股7.6港元的價格,長江實業收購滙豐銀行手上全部共1.18億股和記黃埔普通股票,約佔和記黃埔全部已發行股票的22%,長江實業將會成為和記黃埔最大的股東。
根據協議,總交易額為8.97億港幣,長江實業須立即支付總價8.97億港幣的百分之二十,餘額必須在剩下的兩年內支付。
此公告一出,全港震驚!
雖然和記黃埔在七三年的大股災之後便一直萎靡不振,甚至一度陷入破產的邊緣,但是不管怎麼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它也還是香江第二大洋行,其核心的優質資產仍然還有很多。
比如剛建成不久的中環總部大廈、屈臣氏、百佳超市以及旗下龐大的地皮等等無不是讓人垂涎三尺的資產。
李超人這次可謂是一朝成名天下知,這是香江開阜以來,第一次有華人完整地收購了四大洋行公司。
之前雷蘊榮和包船王聯合收購的九龍倉,雖然其資產可能比和記黃埔更加的優質一點,但在影響力上肯定是不如和記黃埔的。
和記黃埔怎麼說一直都穩坐香江四大洋行的位置,在過往的歷史可比九龍倉輝煌的多。而九龍倉僅僅只是怡和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罷了,也就是最近這幾年和記黃埔陷入低谷,才讓它看起來有點虛弱。
所以雖然包船王和雷蘊榮合作拿下九龍倉的時候雖然也是震動全港,但這次李超人入主和記黃埔就真的有點給人石破天驚的感覺了。
除了和記黃埔的影響力更大以外,也和李超人聲名不顯有關。
包船王和雷蘊榮收購九龍倉的時候,前者已經是世界船王,公認的香江首富,已經名滿香江;而後者則可以說得上是當時香江商界最強新人王,再加上雷蘊榮經常在香江刷臉,所以他的名氣也不小。
但是李超人,他是誰?
他怎麼就能突然之間拿下和記黃埔?
不說普通香江市民,就算是香江一些有頭有臉人物也被這個訊息給震驚的不輕。
他們倒不是不知道李超人是誰,雖然這一世李超人取得的成就不像歷史上那樣輝煌,但也是在華資中屬於實力不俗的存在。
這些人疑惑的是為什麼滙豐銀行像對待親兒子一般將和記黃埔的股票白菜價賣給李超人。
不說為什麼滙豐為什麼會選擇長江實業作為交易物件,就是這交易價格和交易的方式就讓其他人看的眼睛發紅。
只要花費不到兩億港幣現金就能掌控四大洋行之一的和記黃埔,這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好的事?
如果正常交易的話,拋開滙豐賣不賣的問題,你在價格上不翻個兩倍以上怎麼可能拿的下來?
現在李超人卻溢價不到百分之三十就買下滙豐銀行手裡的和黃股份,更不用說還有兩年的還款時間。
這中間肯定有什麼是他們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他們也紛紛出動,想要打探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讓他們知道,就連百分之二十的首付款都是從滙豐銀行貸款的,不知道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在這些大老紛紛出動的時候,香江各大媒體也都一片手忙腳亂。
不管是大報還是小報,也都開動印刷機,發行增刊報道這件事,而且各家報紙的頭條都不約而同地把李超人的照片放在了首頁。
所以說李超人一舉成名天下知,不僅是他的名聲,他那戴著黑框大眼鏡,帶著澹澹微笑的容顏也全港皆知。
因為時間短暫,很多媒體都無法很瞭解其中的箇中詳情,雖然只能淺嘗輒止地報道,但是為了不錯過這一波流量,也管不了這麼多了,甚至有些報紙的標題一個比一個吸引眼球,什麼“蛇吞大象”、“開天闢地頭一遭”、“猶如投下炸彈”。
不過一些大報就稍微有節操一些,《明報》的政經評論寫道:這場交易是華人的又一重大勝利。
作為雷蘊榮旗下的媒體,九龍報業的三家報紙當然也跟著報道了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