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徒勞的指揮(第1/3頁)
章節報錯
敵軍將領看得頭皮發麻,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
大涼軍的手段層出不窮,永遠都能拿出些讓他們感到棘手的辦法。
袁義並不覺得,大涼軍的新式武器就比他們的十幾萬的兵力優勢更強,兵多永遠是戰場上最值得倚仗的事情。
只不過,現在戰事的發展,實在是太不利了,而且遠遠出乎他們的意料。
以事後的角度來思考,他們這次對於荊州的進攻確實顯得太過於倉促了。
幾個勢力的聯盟剛剛結成,彼此之間的信任和默契還不足,而且進攻時機也很急,各方面的準備不夠。
說白了,就是因為大涼軍的擴充套件在過於迅猛,使得他們被迫作出應激反應。
這麼短的時間內,能在廬江一地集結二十萬大軍,這充分說明了他們這個聯盟的實力何等強悍,如果把範圍擴大到宛城與大江之上,那總兵力就更加恐怖了。
就因為太過倉促,內部利害關係沒有協調好,本地防務也沒有提前準備,才會出現這麼多意外。
本來他們的進攻會更加充分,也會安排好充分的兵力應對其他諸侯。
不論是徐凌風還是他們徐州軍,其實都要應對著附近諸侯的敵意。
他們確實已經在本州範圍的爭奪中佔據了上風,但是,那些被逼入下風的敵人是絕對不會束手待斃的。
他們會更加瘋狂地反撲,而且要抓住一切機會。
大量的軍力被調入廬江,其實就是給其他的諸侯機會,柴桑的變故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他也收到自家勢力的回報,就是因為其他勢力的異動,使得下邳方向也無法給他們派來足夠的援軍。
袁義的想法太看重他們自己的實力了。
他不會想到,假如拖延時間,讓聯軍擁有更強的實力更完美的準備,確實不會出現“後院起火”的情況。
但是,大涼軍將會變得比現在更加可怕。
可怕得多!
雖然項陽一直體恤民力,越是在亂世之間,他越珍惜百姓的性命,非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會採取極端的徵兵擴軍策略,更不可能強行拉壯丁,但是大涼的軍力依然在不斷擴張之中。
現在大涼朝廷掌控的地盤範圍已經很大了,實際有效控制的人口也非常驚人。
在這個時代,哪怕已經有項陽帶來的新技術,也無法改變“人口就是生產力與軍事潛力”的大背景。
多了不說,假如大涼朝廷在他們準備的這段時間內再徵得三萬兵力而且及時調來,那對於廬江的聯軍來說,就更沒有取勝的機會了。
袁義前不能擋住大涼軍的騎兵,後又無法甩開霍飛勇親自領軍追擊。
假如按現在的情況發展,袁義的主力大軍必須要受到多面夾擊,當他們的注意力道都在正面的霍飛勇部之上時,側翼再受到大涼軍騎兵的衝擊,那後果想都不敢想。
即使他內心再不願意,這時也只能分兵,靠著不斷地犧牲少量兵力,掩護主力後撤。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