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口,是一處極為狹窄險峻的地勢,兩面環山,中間是湍急的河流,奔騰的河水日夜不停,發出怒吼,一路向東。

而兩座大山,更是綿延上百里,在此處相交,剛好形成一座十分雄俊的關口。只有一條路沿著河流蜿蜒遠去,正是從宏遠郡通往石城郡的必經之路。

如此雄關,自然是算得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名頭,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只因此處為昭國腹地,南方戰事不多,而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能打下樑州邊境,給昭國內部造成重創,因此大關口如此險峻之地,也沒有修建堅固的關城,而是就簡單地設立了一個兵寨,平時只有五百士兵駐守。

因此談不上什麼大的威懾力,守關或許勉強可以,想要對來犯之敵造成多大的威脅,是完全做不到的。

段思齊自然也知道這個情況,因此才義無反顧地率領四萬大軍一路疾行,要趁石城郡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舉拿下大關口,佔據此處險要之地,進可攻退可守,對於南蠻國徹底拿下樑州,那是助益巨大。

這些兵力佈置,地理情況,都是梁王提供的情報,自然十分準確,因此段思齊也不疑有他,當下派出大將信石率領一萬精騎作為先鋒部隊,迅速進軍拿下大關口,而他則帶領三萬大軍隨後趕赴大關口,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攻石城郡。

南蠻國雖然處於崇山峻嶺之中,但是

有幾處草場還算十分廣闊,因此也出了三處養馬基地,可配給戰兵使用的就高達十萬匹。

因此,南蠻國配備有大部精銳騎兵,幾乎跟步兵的數量達到一比一。比如現在段思齊的四萬大軍,就是步兵和騎兵各兩萬。

派出一萬騎兵作為先鋒,就是要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在最快的時間趕到大關口,只有拿下這個關口,並牢牢佔據,才能保證他的大軍能順利進入石城郡,給梁州一個措手不及,讓田宏遠顧不過來的同時,還能阻斷對方的援兵。

要知道,石城郡是一座堅城,只要有一萬士兵守城,那麼對方的援軍沒有五萬以上,根本不可能攻下來,所以段思齊很有信心。

他帶的步兵,就是用來攻城和守城的,至於野外戰鬥,統統使用騎兵,而且他自認為,昭國的騎兵,還不配跟他的精騎相提並論,所以他很高傲。

因此,他率領一萬騎兵,兩萬步兵隨後趕往大關口,要給田宏遠致命一擊。

只是他一動,佈置在外圍的一支大軍,也迅速行動起來,而且看樣子比他們準備得更充分,速度也更快。

而且,對方也是一支龐大的騎兵,清一色的高頭大馬,士兵也個個精悍強壯,而且精氣神十足,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卒。

段思齊派出的哨探,都被這支大軍巧妙躲開,實在躲不開,就直接解決,並沒有暴露位置。

而信石的先頭部隊正在高速行軍

的途中,卻收穫了意外之喜,一支龐大的商隊,運載著滿滿的貨物,正從大關口的方向迎面而來。

與他們的騎兵當頭碰上,等看清楚他們是南蠻國軍隊之後,商隊那些人馬頓時哭爹喊娘,落荒而逃,只留下了塞滿大路的車隊。

信石急忙派人檢查,發現車上裝的都是糧草,肉食、衣物、藥材等,全都是大軍所需的東西,看來是昭國民間商賈自行組織起來的東西,肯定是前往支援宏遠郡的。

信石頓時大喜,白撿了無數物資,當然是天大的好事,更為關鍵的是,有幾輛馬車上,裝的是白花花的銀子和銅錢啊,這可把他的手底下人馬高興壞了。

於是乎,一萬大軍紛紛投入處理這天降橫財之中來,對於段思齊的命令已經忘記了,只想著先把這東西先處理了再說。

因為車輛太多,把道路堵了一大截,他們不先搬走這些物資,大軍根本過不去。而且一些膽大的將士,對於白花花、黃燦燦的錢財,自然是貪慾猛增,想要趁著主將不注意,藏點私房錢。

信石自然發現了這一情況,於是嚴令所有人不準輕舉妄動,這些物資全部都要充公,作為軍費。於是派人將物資給保護起來,派出信使急忙回去請示段思齊,該怎麼處理這批物資。

而他的一萬大軍,原地待命,以防白撿來的物資被人給奪走,或者被自己人給瓜分,影響後續行軍。

當然,他也

沒有完全被天降橫財衝昏頭腦,派出一隊哨騎追趕那些商賈,更是前往大關口打探訊息,看看是不是有變故。

然而那些商賈眼見跑不過,紛紛躲進兩邊叢林,南蠻國哨騎不方便繼續追趕,又急著去打探關口情況,因此沒有商賈因此喪命或者被捉住,他們趕往大關口時,也沒發現一樣。

遠遠的觀看了一下,關口是稀稀拉拉地立著一些昭國士兵,正懶懶散散的聚在一起閒聊,對於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

哨騎大喜,急忙把情況彙報跟先鋒大將信石。

信石得到訊息,自然放心下來,等著段思齊的指令,是把這批物資送回後面的縣城存放,還是帶到大關口去,供自己這支大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