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爭勝(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這一猶豫,南蠻國這邊士氣肉眼可見的衰落,就是那些不懂詩詞的武夫和士兵,都聽得出來,李珏的詩裡,充滿了強硬和兇狠,一聽就讓人背脊生寒,自己這邊的文士被驚道作不出詩,好像也能理解,因此他們才士氣低落。
好在這個文士沒有沉默多久,還是忐忑著念出自己的詩:「壯士武藝十八般,思君報國出三關。馬踏聯營擒飛將,血染徵袍終不還!」
話音剛落,南蠻國這邊兩位評審大賢頓時高聲叫好,沒想到啊,看似要輸的樣子,此人卻將計就計,來了一個漂亮的還擊,此時此刻,他們更加確信,南蠻國年輕一輩是真的人才輩出。
論名氣,此時的黑巖比起顧遙來說,可謂是差了很遠,但是這才華,似乎不相上下,甚至利用對方的韻律,加上幾個耳熟能詳的詞句,就是一首極佳的好詩,不管是表達意志方面,還是意境一途,都算是十分出色,這一下,他們不得不高興啊,這小子機智又有才,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李珏心裡有些憤怒,這人不講道德啊,竟然利用自己的韻律和描繪的意境,自己表達的是強硬和兇狠,這人則突出壯志和決心,確實有點不厚道,但是真的很有說服力,至少從造詣上來說,好像不比自己差。
李珏不經意的回頭看了戴冠一眼,心想自己還是搞砸了。
戴冠微微一笑,示意無關緊要,他自然知道這詩投機取巧,而且平仄也對不上,但是念出來,卻又無傷大雅,以南蠻國的不要臉的勁兒,一定會死皮賴臉掙個平手,看來自己還是沒有準備充分,簡單來說,七言絕句還是太簡單了,很容易被模仿,這些人都不是吃素的,這並不難。
要杜絕這樣的事情,似乎只能放大招,寫長的詩詞,這樣一時之間,他們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根本模仿不出來,那要判斷高下,才能明顯。
他搖搖頭,示意李珏不必在意,任務完成就行。
李珏有些失落走下臺來,心裡有憤怒,臉上有不甘,讓人有些可憐他。
而那個叫黑巖的人,則是在南蠻國那邊狠狠的掙了一撥面子,只怕名氣要直線上升了,這麼有意境的詩詞,在南蠻國那邊還是比較少見的,但是大氣磅礴,讓人聽了就有一種雄壯而悲涼的感覺,這就是英雄讚歌,是為征戰沙場的勇士量身打造的,他們也幻想自己是那個死戰不退,血染徵袍的將軍,是為了君王和國家捨生忘死奮戰的壯士。
四位大賢第一次認真的討論,這一次不是互相看不順眼的爭論,而是認真思考起兩詩的意境和造詣,最後還是誰也說不服誰,但是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黑巖是投機取巧,這對李珏是不公平的。
朱巖濡和王雪陽堅持自己的觀點,並從平仄押韻上來反駁對方覺得不相上下的觀點,對方的邊順成依舊狡辯:「這世上詩詞歌賦何止千萬,韻律意境也都是一脈相承的,碰巧湊在一起的情況,也很常見,這如何能說是投機取巧呢?」
另一個叫做巴差的也十分同意同伴的想法,他也極力辯駁:「韻律是巧合,這很好理解,若是黑巖沒有真才實學,別說這種巧合的韻律,就是真的把要描繪的場景給擺在他面前,又怎麼做出如此意境深遠的好詩?」
朱巖濡道:「厚顏無恥的生拉硬拽依舊可以!」
邊順成抬起鬚髮皆白的腦袋,狠狠的瞪了朱巖濡一眼,朱巖濡毫不避諱道:「難道你們就是這麼心黑臉厚,承認別人優秀的勇氣都沒有,還有什麼魄力爭雄天下?」
巴差當場發飆:「你這是無端指責,又怎麼敢標榜自己德行深厚?」
眼看又要吵得不可開交,梁王無奈道:「算了,平了就平了吧,不是還有兩場嘛,還有機會,我相信我梁州男兒,一定不會輸了才華和人品。」
朱巖濡有些赧顏道:「梁王寬厚,老朽慚愧!」
而把一切聽在耳朵裡的南蠻王,沒有任何羞愧,反而是厚顏無恥道:「詩詞之事,為兄懂得不多,賢弟是行家,既然你開了金口,那想必是真的湊巧了,不過咱們佔了便宜,還是要有所表示的,別吵了。」
四位大賢終於閉嘴不言,但是在選擇上,依舊是各持己見,最後是南蠻王表態,是李珏贏了這一場,才最終塵埃落定。
南蠻國那邊見是這樣的結果,雖然有些失落,但是對黑巖的崇拜之情,還是沒有消減多少,畢竟他們不認為己方輸了,而是對方厚顏無恥爭取過去的,大王大氣,讓他們一場而已,這也沒關係,他們還有勝算,大王子是必勝的,那麼下一場打平也沒關係,依舊能透過大王子加賽一局,贏下這場文鬥。
見最終的結果宣判,戴冠和李珏都有些訝異,但是心裡認為本該如此,算是多了一點興趣,看來南蠻國也不是一味地胡攪蠻纏,那接下來,是不是還放大招?
戴冠看向剩下的韓松芝,不知如何開口。
韓松芝心思縝密,早就看出來事情的蹊蹺,但是他有自己的想法,對戴冠拱手道:「實不相瞞,小弟也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詩詞,知道戴兄還有後手,可是這有些浪費了,如果提前贏了,戴兄就沒機會上場了,那也做不到狠狠的羞辱對方一番,得不償失,因此這場就讓小弟自己來吧,輸贏都不影響,戴兄一定要教訓那個狂妄無知的大王子,讓他知道知道,咱們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咱們大昭風流,不是隨便學點皮毛,投機取巧一番,就能拿出來耀武揚威的!」
戴冠沒想到韓松芝的覺悟這麼高,這是打自心底對自己國家的認同和自豪,這種志向,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態度,頓時豎起大拇指道:「賢弟豁達通透,愚兄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