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妹妹參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他也有些疑惑,因為起來燒早飯的時候,他們父女兩個都不在家裡,難道一起走了?母親就讓他洗菜,還問他情況怎麼樣。他說正在複習功課。繼母勉勵他好好學習,說只要他考上大學,就要考慮他妹妹的工作問題了。
“謝謝母親關心,我儘量努力。”夏永山說著,就要繼母吩咐,燒哪幾個菜,她才回來,辛苦了,今天他來露一手。
芮麗也不客氣,讓他先把素菜燒了,轉身就去打電話。
當然是打給丈夫的,幸好他在辦公室裡,很簡單的對丈夫說:“我回來了,中午回家吃飯。”
夏雲海由衷高興,說中午不能回家吃飯,晚上才能回來,和女兒一起回來,還有個喜事要告訴他們,芮麗是個聰明人,馬上就問女兒是不是在他那裡?是不是關於女兒工作的事情?副主任笑了,說回家再講,然後就放了電話。
多少天的霧霾一掃而空,芮麗心中晴空萬里,又回到廚房,對夏永山說,那兩個中午不回來。夏永山就說,這邊也是兩個人吃飯,不需要搞那麼多的,簡單一點,就青菜下面吧。
芮麗也是這個意思,讓他動手,然後坐到飯桌邊上,等著吃現成的。面端上來了,騰騰的冒著熱氣,夏永山開了電扇,特別開到最大的一檔,風呼呼的,芮麗都覺得奇怪,問哪一個把電扇修好的。
母子兩人單獨坐在一起吃飯,正好有點兒不自在,趁這個機會,把同學的事情說了一下。包括他的妹妹,他妹妹的同學。芮麗也變了臉色。說真是無法無天了,那些鄉里的土皇帝真是要嚴懲不貸。
夏永山就說,父親也是這麼說的,然後就問,服裝廠是不是歸紡織局管?芮麗說當然,雖然不是紡紗織布,但服裝是終端產品。夏永山問繼母,工廠裡那些殘次品怎麼處理?
芮麗很奇怪,問他是不是沒有衣服穿了?他就說,在農村教書的時候,發現孩子很苦,沒有衣服穿,不要布票的,便宜一些,能不能買到,送給他們穿。
她說,殘次品降價處理,但也是要票證的。只有紡織廠、印染廠有一些布頭,可以隨便買。曾經家裡買過來作抹布、做拖把,可能還有不少,拿去就是。
怎麼過去沒想起來?夏永山連聲感謝,說在農村那麼長的時間,夏橋那裡還是比較富裕的地方,農民還是苦,冬天學生們都沒有穿襪子的。
芮麗飯吃完了,站起來說,襪子好辦,家裡很多,因為針織廠試產尼龍襪子,開始一些殘次品要處理,正品兩塊錢一雙,殘次品就兩毛錢一雙,就那還沒有人買,領導幹部分配任務,帶頭銷售,她也分配了100雙,還沒有時間推銷呢,就送給他帶到農村去吧,畢竟在那裡生活了幾年,馬上要出來上大學了,也不會在那裡生活了,每家送兩雙,權當答謝他們多年來對你的照顧。
“我就替他們謝謝你了。”他說得很懇切。說起來是學習班,芮麗也就是關起來看了一些書,也檢查了自己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的作風,態度有所轉變。就說,有布頭、有襪子還不行,他們更應該缺衣服。家裡有很多舊衣服,既有他們夫妻兩個不穿的,還有他們兄妹兩個穿小了的衣服,都可以拿到鄉下去送人。
下午,他照例到那邊去複習功課,也是兩個人輪換教他,只是晚上要回家去吃飯,也不要帶飯了,覺得輕鬆了不少,回到家裡很意外,一家三口人都在,而且母親還做了一大桌好吃的,就等他開飯。
在飯桌上。父母看著他,互相交換著眼色,也很興奮的樣子,妹妹在那裡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一見到他了,連忙就說:“哥也,告訴你個好訊息,馬上我們就要拜拜了。我馬上可以參軍了。”
“參軍?你這個嬌滴滴的小丫頭,哪個部隊會收你?槍都拿不動。軍姿你都學不會……”
妹妹尖叫起來,打斷哥哥的諷刺,就說她參加的是文藝兵,以後就變成演員了。今天出去一天,就是為了報名,參加體檢,現場表演,參加面試,帶兵的部隊文工團上上下下都喜歡她,基本上就定下來了。
夏永山這才打量妹妹,身材好,模樣周正,會彈鋼琴,也會唱歌,當然唱歌沒有童真真唱的那麼好聽,她是女中音,聽起來聲音啞啞的,悶悶的,就像牛叫一樣,過去是經常這麼諷刺她的。但是,說不定這正是她的特點。既然難得,於是也跟著高興。
一家人歡歡喜喜,吃了晚飯,就好像明天就要出發一樣,妹妹在房間裡收拾。馬上就是演員了,還要到部隊上去,覺得突然長大了,把玩具、圖書、文具、都往地下扔。
“幹嗎幹嗎?在這裡製造垃圾嗎?”
哥哥難得到她門口來關心一下,她馬上挺胸立正,敬了一個軍禮:“報告大學生哥哥,我是一個準革命戰士了,要徹底告別輕狂、幼稚、天真的做派,這些小玩意兒通通不要了,麻煩哥哥,幫我把它們都扔了。”
“幹嘛扔了?你送給我。”
“你要這些?是給你老婆用還是給你將來孩子用?”
“太早了,現在哪能考慮到這個問題?可能你都考慮了,我還沒考慮,我最少還有三年,先立業,後成家,總要大學畢業以後再——”
“哎喲,現在的工農兵學員裡,還有拖著兒子帶著女兒讀書的,結個婚怕什麼。”
“那也不行,學業為主,你不要的東西都給我吧,我在農村教書的時候,那些孩子從來沒見過這麼多好東西。”
“那倒不錯,慈善事業我是支援的,你找個大口袋來。”
然後,妹妹的那些東西又裝了滿滿一大袋子,生怕同學走了,夏永山給家裡打了個招呼,找根繩子,把那兩麻袋捆到腳踏車後面,連夜送到張誠鼎家裡,讓張家兄妹們高興壞了。小妹妹當仁不讓,首先挑出自己需要的衣服、文具、書籍,讓哥哥心疼不已。最後強行呵斥,才保留了絕大部分。母親看了以後,說這些衣服都不錯,樣子也好,成色也新,拿到農村送人,真可惜了,她挑選了兩件,大妹妹挑選了三件,哥哥踢了她一腳,這才想到,還要留些給董晨晨母女兩人。
看到那麼大一包襪子,花花綠綠的很是漂亮,只是有的跳紗,有的有色差,根本不影響穿。母親也心動了,說第二天早上就拿出去賣,商店裡的兩塊錢一雙,她少賣些錢,哪怕是一塊錢一雙,那也是白賺的。
夏永山怎麼也想不到,就是他家清理出來的廢舊物資,成為張誠鼎家兄妹的原始積累,到農村去,換來了第一桶金。
到了馮家,張誠鼎就看到很溫馨的一幕。童真真在門口踩大蒜,堂屋的桌子邊上,對面坐著夏永山和馮有珍。一個在講數學,另一個仔細的聽,還拿著筆仔細的記,這都是他們知青點的人,以後要聚在一起可不容易了。
他情不自禁地唱了一句:“要想糧食大豐收,互作合作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