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赤子之心4
章節報錯
繞過土房轉角,眼前景色赫然開朗,那親兵站住了,指著遠方道:「將軍,馬先生就在前面。」
其實已不用他指了,劉毅也看見了。遠方,馬勻正一身布衣,坐在一大群百姓中,指手畫腳的講著什麼。那些百姓頻頻點頭,偶爾插話說上幾句,馬勻也不著惱,耐心十足,一一詳解。
劉毅暗自點頭,墨家雖然脾氣怪癖,理念與統治階級格格不入。但其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作風,確實讓人無話可說。
走得近了,才發現與想象的大相徑庭。馬勻腳邊堆著一大捧蝗蟲,成年的蝗蟲可長至成人拇指大小,而這些蟲子綠油油的,只有筷頭大小。顯然還未長成,他正在一群百姓中大聲疾呼:「各位父老,司隸一帶蝗蟲肆虐。依據老夫觀察,關中一帶,多半也難倖免……」
他說得慷慨激昂,但周遭百姓卻有些遲疑,有個老者道:「馬先生,你傳授給我等的農耕之法,確實好用,本里闔村上下感激不盡。但你要我等消滅蝗蟲,卻恕不能從命。」
估計先前兩人已有爭論,所以馬勻接過話頭,勸著里正:「老先生,所謂「蝗神,」那只是子虛烏有,當務之急,是防患於未然。西都重建不易,大家應同心同德,早做準備,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那裡正卻不吃他這一套,向天拱了拱手:「老夫雖識字不多,但也知道蝗蟲乃魚蝦所化,是上天對當今暴政的不滿,此乃天蟲天意,豈能人力抗之?」
他說完,還搖了搖頭,勸著圍觀的百姓:「大夥都散了吧,愚以為,馬先生此舉不妥,各位切莫盲從。」
漢代一百戶為一里,且百姓淳樸,講究鄰里和諧,守望相助。西遷之後,為了方便管理,安置的農戶大多也講究就近原則,大多是一個裡,或者附近幾個裡的百姓合在一起。
所以,這個時候的里正,大多是村裡德高望重的老者擔任。可比現代的鄉長村官之流有威望得多,聽里正如此說,圍觀的百姓就三三兩兩,四散而開。馬雲心急如焚,大聲道:「鄉親們,再等等,聽老夫講,聽老夫講……」
但聽說要消滅蝗蟲,這些百姓畏其如虎,早沒了先前的熱情,不一會兒,就走了個乾乾淨淨。
馬勻急得跳腳,卻也徒呼奈何:「唉,愚民也,愚民呀……」
自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朝廷大力推廣儒家學說,百姓更將其奉為圭臬,他們能聽馬勻的,那才是咄咄怪事。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劉毅有些不忍,上前道:「馬先生!」
馬勻回過神來,連忙行了一禮:「啊?君候來了啊,剛才多有疏忽,請恕老夫怠慢之罪。」
劉毅當然不會怪他,而是詢問道:「馬先生的滅蝗之法,是什麼?能否給講出了聽聽。」
眼見百姓散去,馬勻也有些無精打采,此時聽得劉毅來問,倒是精神振作了些:「其實也不是什麼滅蝗之法,蝗蟲喜光,但厭煙。在田地間多備乾草,柴禾。一俟蝗蟲過境,可用煙驅之。另,還得多挖土坑,用以火殺,此外,家家應多備長杆,麻布……」
其實蝗災在科學發達的後世,仍在全球肆虐,未能滅絕。所以劉毅潛意識的,也覺得蝗災不可戰勝,但聽他說起來一套一套的,似乎頗有道理。他在心頭默默記下了,問道:「對了馬先生,你剛才說今年可能發生蝗災,確定麼?」
馬勻嘆了口氣:「確定老夫不敢說,十之八~九吧。天災人禍啊,唉……」
百姓不聽他勸,顯然不是第一次,所以馬勻很快就調整了心情:「君候今日來,可是取袖裡箭的?」
劉毅點了點頭,馬勻接著道:「那東西被犬子拿去改了下,還在他那兒,一會我叫他給你。」
他這話乍聽沒毛病,但一細品就有問
題。劉毅道:「令子拿去改造?馬老,他手藝還比你好麼?」
馬勻苦笑一聲:「唉,應該算吧,老夫也不好多說。不過君候先跟我來,老夫有個東西贈你。」
兒子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個父親都應該自豪,但馬勻卻不見得有多高興。劉毅正待再問,一聽馬勻還有東西送自己,頓時來了興趣,正待再說兩句感謝的話,馬勻已掉頭朝工坊行去。
走進工坊,迎面一股熱浪撲來。房內用夯土修建了好多灶臺,裡面爐火的爐火燒得通紅。一些墨家工匠光著膀子圍在灶臺旁,正對著精鐵敲敲打打。橐龠(古代風箱聲音的呼呼作響,偶爾傳來「嗤」的聲響,那是鐵胚淬水時發出的聲響。
剛轉進門,迎面卻撞見了楊修。他甚是心急,也沒注意到門外的劉毅,一見馬勻就大聲道:「馬老頭,這「袖裡箭」虎候做得,為什麼不能給小子做了?」
馬勻道:「楊公子,袖裡箭可不是玩具,用之殺生,讓人防不勝防。只是虎候胸懷黎庶,且一身安危干係太大,老夫才勉力為之。做這個袖裡箭給他,也只是用之護身。」
楊修鼻孔朝天,罵罵咧咧的道:「老頭,你的意思,是本公子的安危干係不大了麼?我給你說,本公子可是楊家嫡長子,弘農楊家你知道麼?」
劉毅轉進去,喝道:「楊德祖,你又在做什麼?」
一見劉毅來了,楊修那裡還敢找馬勻的麻煩,吐了吐舌頭道:「哼,不做就不做,你不做,我去找你家阿呆做,他做得比你都好。」
他說完,飛也似的朝外跑去。
看著楊修飛奔而出的背影,劉毅心裡也有些惱火。這小子,又跑到這邊來發瘋。看來得給他找個人管著,否則由著他胡鬧下去,非得出亂子不可。
跟著馬勻穿過大廳,進了裡屋一間廂房。他將靠在牆邊的一柄長槍拾起,交給劉毅道:「上次君侯遇襲,太過危險。徐晃將軍贈與的長劍不錯,老夫就不獻醜了。故而為君候打造了一把長兵,君候可先試試,看看趁手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