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中軍大帳。

“當前戰局不利,天亮撤退恐引諸侯聯軍追擊,最好的撤退時機其實就是現在,只可惜軍令無法及時傳達,只能退而求其次,今夜再撤了。”章邯根據有限的情報大致推演了一下戰局可能的發展,心中越發不安起來。

楚軍奪營不守不燒,南下毀甬道,北上再與王離決戰,行動著實詭異啊。

哎,也不知此戰戰果如何,若是王離勝了還好,若是再敗……

“可萬一諸侯聯軍今夜之前就大舉進攻呢?”司馬欣擔憂道。

“那就沒辦法了,只能捨棄部分軍隊了,需以密令告知董翳和王離,安排好斷後之軍,入夜之後大軍主力收縮到鉅鹿城外,沿甬道先撤往棘原,再往殷墟。王離的鐵騎迅捷,可以不走甬道,亦可看準時機反擊一下。”

“防守北面的多是涉間的鐵甲軍,若是不想引起諸侯軍注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涉間斷後,讓攻城的董翳所部先一步撤離,可那王離會同意嗎?”司馬欣苦笑,王離不服章邯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怕是章邯自己都沒發覺,他所制定的方略都是有意偏向刑徒軍吧。

“是啊,王離雖然智謀平平,但是對我大秦也是忠心耿耿,他的九原軍又是精銳中的精銳,所以斷後這種九死一生的事,我又怎能讓王離的人馬去做呢?

我有意讓董翳與涉間的兵馬換防,儘量確保九原軍能夠安全撤離,九原軍對我大秦而言,太重要了。我再親筆修書給王離,曉之以理,我相信王離他不會不顧大局的,或許這就是我軍儲存實力的最後機會了。”

章邯不禁苦笑,即便如此安排,怕是以王離的性格換防之後也未必願意立即撤軍啊,不親自攻下鉅鹿,他又哪能甘心呢?

在那王離看來,鉅鹿久攻不下必定是董翳攻城不利、刑徒軍戰力低下的緣故,想著換自己的九原軍去進攻就一定能成功。

可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一個多月董翳想盡了辦法攻城,然而卻被李齊那老傢伙一一化解,此乃天數啊,換了九原軍去同樣是要損兵折將的,可九原精銳損失在城下實在可惜啊。

事到如今,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如果換防之後王離依舊不同意撤軍,那就只好……

恰在此時,帳外又有馬蹄聲漸近,然後一名模樣狼狽的軍兵在旁人的攙扶下闖入了中軍大帳之中。

“上將軍大事不妙,昨夜王離將軍奪回大營後追擊項羽,兩軍在漳水西岸大戰一場,結果王離鐵騎損失過半,現已敗回大營去了!”

“損失過半?”章邯一臉的不可置信,王離的九原軍有多精銳他再清楚不過了,那可是蒙恬一手打造的無敵之師啊!

就算王離沒有太大本事,但說到底也是將門之後,手握十萬精兵何懼陰謀?

難道說項羽的兵馬已經能夠和九原軍媲美了嗎?這不可能,楚軍的裝備明明比刑徒軍都要差,如何破得了鐵甲?

司馬欣也是面色慘白,他一直以為楚軍把精銳都放到了白馬津這邊,故此才會如此難打。

可現在看來,項羽率領的那部分才是楚軍真正的精銳,可以和九原軍抗衡的無敵之師啊!

“上將軍,這……”

章邯有種想哭的衝動,自楚軍參戰以來,秦軍連吃敗仗,如今竟然連九原軍都損失過半了,關鍵是這個時候再想撤軍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傳令下去,全軍寅時開拔,回援鉅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