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太極玄清真經(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項詔令發出後,很快就給李飛帶來了驚喜。
那是一門來自吐蕃的絕學,居然是已經數百年無人練成的“火焰刀”絕技。
這門絕技是吐蕃密教寧瑪派的鎮派絕學,北宋時吐蕃大輪寺住持,大輪明王鳩摩智仗之橫行天下,很長一段時間無人可制。
但自鳩摩智之後,便很少再有人能練成,到南宋時就幾乎絕跡。
蓋因火焰刀乃是一門真氣外放,形成至熱刀氣的絕學,其對內功修為的要求,實在太過苛刻。
鳩摩智實乃不世出的奇才,否則也不會在失去一身功力後,大徹大悟,成就一代大德高僧。
自他亡故後,寧瑪派傳人一代不如一代,再無人能練得鳩摩智那份功力,自然也就無法再練成火焰刀。
這門絕技便只能留在大輪寺藏經閣吃灰。
如今李飛要收集天下武學,創編武學聖典,大輪寺便毫不猶豫的將這門武功送了來。
反正無人能練成,無論到時候能換得一本武學聖典,還是一部《九陰真經》,那都是血賺不虧。
況且這只是手抄本,原本還保留著呢!
李飛如今的一身功力,哪怕是不借助玄鐵劍,也能真氣外放了。
得到火焰刀的秘笈後,他將心法記下,按心法搬運真氣,一手刀斬出,果然發出一道至熱刀氣,直飛出三丈開外。
而若是手持玄鐵劍運轉心法,將刀氣化為劍氣,足足飛出六七丈方才消散。
以前他憑藉倚天劍才能將劍氣斬出三丈,如今空手便能斬出三丈,可見他的進步究竟有多大。
之前他不懂類似火焰刀、六脈神劍這類的武功心法,施展劍氣便只是粗暴的將真氣灌入劍身,經倚天劍凝聚後發出去。
不僅浪費功力,威力也要小得多。
可有了專門施展刀氣劍氣的心法,便能以更少的真氣,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這火焰刀心法對他戰力的加成,可不是一星半點,尤其是續航能力大大增加。
李飛的那份詔令可不單單是為了騙取各派絕學,他是真的想自創一部武學聖典。
畢竟作為內閣制皇帝,他只是一個吉祥物,平時根本無事可做。
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迴歸,他總要找點事情打發時間,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己。
創編武學聖典,第一步就是要保證任何人得到這部聖典,都能練出些名堂來,否則就不夠排面。
像逍遙子所創的絕世功法《逍遙御風》,到頭來除了他自己,誰都練不成。
最後不得不將之拆分成《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小無相功》《北冥神功》三部功法,分別傳給弟子。
這三部功法,任何一部都足以製造出一個絕世高手,但跟《逍遙御風》相比,那就是小學生和博士後的區別,中間差著好幾個檔次。
據說《逍遙御風》練成之後,可讓人凌空飛渡,御風而行,這特麼根本已經是修仙功法了好吧!
李飛不奢望創造出《逍遙御風》那樣的修仙功法,但至少要超越九陰九陽的水平。
九陽先不說,要超越九陰,自然得具備跟九陰一樣的,易筋鍛骨,改善修煉資質的功效,還得比它強才行。
李飛在參研了各門各派築基法門後,最終以易筋鍛骨篇為主要核心,取各派築基法門的精華,編成了《脫胎換骨篇》。
易筋鍛骨篇,分為動功和靜功,先修靜功,練出內力,再修動功,將修出的內力化入經脈骨骼,方可達成易筋鍛骨之效。
脫胎換骨篇同樣分動功和靜功,但無論是單獨修煉動功,還是單獨修煉靜功,都能達到易筋鍛骨的作用。
但若是能分心二用,動靜結合,同時修煉動功和靜功,其不僅易筋鍛骨的速度更快,易筋鍛骨的程度也會更深,提升的資質更高。
脫胎換骨篇出爐後,接下來便是一部武學聖典的核心部分——總綱心法。
原本這是最難的部分,但偏偏李飛編成總綱內功心法的速度,比脫胎換骨篇更快。
蓋因在他研究了所有門派的功法後,發現九陰九陽內功心法,皆已是最頂級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