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三種直升機助降系統都玩過(第1/3頁)
章節報錯
長度九米半,聽上去似乎不短,但是問題這是直升機啊,後面六七米的長度都是尾梁,機身和尾部形成一個流線型,從側面看像是個大鯊魚,頭部下方有觀瞄裝置,露出一個大球來,而且好像還參考了隱身設計,下面則是滑橇式起落架,在直升機上,一般輕型的都會使用這種方式,畢竟結構簡單。
頂部的四片旋翼摺疊了起來,這也是艦載直升機必須要有的功能,此時,幾名機務人員正在把準備把WZ6無人機拖出去。
秦濤興致勃勃地看著,東方的直升機大部分都是使用輪子的,在地面方便機動,而這種滑橇起落架,又該怎麼在地面上移動?
當然是用專用的地面拖輪了!
前面一個,後面一個,只要安裝上輪子,就能在地面上使用了!
這種輪子和飛機的前輪一樣,是雙輪結構,而且兩個輪子之間的距離比較大,就像是一個門框,這樣可以推到滑橇上方,然後固定。
接下來就是舉升了,只見四名機務人員一起,壓動裡面的一根撬棍,千斤頂就開始工作了,嘎吱嘎吱的聲音中,直升機的滑橇就離開了機庫地面。
“這也太複雜了,為何當初不搞成輪子?”秦濤皺著眉頭開口,他是真的不懂直升機,只覺得這樣的設計有些繁瑣。
“輪式起落架和滑橇式起落架各有優缺點。”李平凡說道:“輪式實用性較強,方便在地面機動,甚至在高海拔的機場裡還能滑跑起飛。但是,結構複雜,重量大,所以,只有中型和重型直升機上才會使用。而滑橇起落架正好相反,結構簡單,重量輕,但是地面移動麻煩,所以,一般用在輕型直升機上。”
滑橇起落架就是兩個滑橇,結構相當簡單,在直升機墜毀的時候,還能提供緩衝,而輪式起落架結構很複雜,重量很大,兩者正好是反著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眼前這款輕型直升機,肯定是滑橇的起落架。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美國佬的專用的武裝直升機,AH1Z,重量七八噸,照樣用滑橇,不過也只有這樣一個例外。
在李平凡的介紹中,直升機已經被推了出去,一直推到了起飛甲板。
海軍在八十年代,從法國進口了魚叉著艦回收系統,現在依舊在使用,起飛甲板上有專門的圓形金屬格柵,一般的軍艦,這套格柵都是在著艦甲板最中央,那個圓圈裡面的,但是,在寬大的055的甲板上,這套系統卻在外圈!
在甲板的正中央,多了兩條凹槽,這就是海軍新一代著艦系統。
“目前,全世界的三種直升機著艦系統裡,我們算是都操作過了。”李平凡看著秦濤看向那個魚叉著艦系統,笑著說道:“這種最新的系統,是我們最喜歡的。”
最簡陋的系統,就是老毛子的卡27艦載直升機的著艦系統,這種著艦系統就是一個大面積的防滑網,卡27降落下來之後,就靠著機輪卡在防滑網上降落,簡單粗暴,帶著濃重的老毛子的特徵,也只有四輪起落架的卡27才會保證安全,要是其他的直升機,估計一不留神就會側翻。
降落下來之後,還需要人工繫留,如果要進入機庫,還得把網子撤掉,非常複雜繁瑣。
所以,除了那幾艘現代級,東方海軍幾乎不會用這種系統,主力就是從法國進口的魚叉著艦系統。
這個著艦系統的關鍵就是甲板上的金屬格柵,當直升機降落下來的時候,會從機腹部位伸出來了一個叉狀結構,只要它插進格柵裡,咔嚓一下就鎖定了,直升機上的機構也會鎖緊,這樣,直升機和甲板就形成了剛性連線。
在艦艇橫搖正負八度,縱搖正負兩度的情況下,這種魚叉系統都能使用。
如果海況再大呢?
老毛子是敢飛的,雖然下面就一個破網子,老毛子都敢飛起來,但是,法系的就不一定了,萬一搖擺太大,說不定得甩到海里去,這個時候,就只有美系直升機的PAST系統可以使用了。
這套系統是靠拉動來解決問題的,在甲板上有專門的著艦系統,有直升機拉降、繫留鎖定和牽引入庫的全套功能。
這套功能需要在甲板上有凹槽,這個裝置可以在凹槽來來回移動,使用的時候,先找個合適的位置固定,直升機伸出一個專門的引導索,懸著下來,然後甲板上的操作人員需要將這個引導索掛到甲板上的這個固定裝置上,然後,直升機回收引導索,直升機就被緩緩地拉向了軍艦甲板。
這樣的降落是被動的,所以,直升機飛行員只要保證直升機飛行平穩就行,然後被拉力一直拉到甲板上降落,哪怕就算是艦艇左右橫搖,正負三十度,縱搖十度,甲板沉降六米,這種極端惡劣的海況下,直升機都能成功地降落下來!
接下來呢?
直升機降落下來之後,就會伸出一個和魚叉一樣的裝置,伸入下面的機構,然後被鎖死!
這個時候,直升機就會被固定在甲板上,接下來呢?在大風大浪之中,直升機不可能一直留在甲板上,需要推到機庫裡。
魚叉著艦系統在降落下來之後,只能固定在甲板上,移動到機庫裡,還得解鎖,風浪大的話,直升機還是可能會被搖到海里。
而這套系統,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還有兩個軌道呢!
只要直升機的旋翼和尾梁完成了摺疊,現代的直升機都是電動的,非常方便,然後,這套系統就沿著軌道滋溜溜地前進,一溜煙地進入機庫,大功告成!
可以說,這種系統是最完美的,不過,東方海軍以前都沒有,只能依靠魚叉系統,惡劣天氣不能出海。
有了直20之後,東方海軍才開始研究這種系統,在055驅逐艦上進行了安裝,這套系統大大地提高了高海況下直升機的作業能力,是遠洋作戰必須要實現的。
畢竟,一旦海上風浪大,己方沒法起飛直升機,需要執行防空或者反潛任務的時候就抓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