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飛機生產線,貌似是一個飲鴆止渴,竭澤而漁的行為。

賣整機,能不斷地賺錢,飛機的中期延壽等等,都是要花錢的。賣了生產線,使用者自己生產,最後拋開了原始廠,那還賺什麼錢?

但是,只有賣生產線,才能拉住客戶。

而且,使用者買了生產線,不是能立刻就生產的,這得慢慢地過渡,從最開始的散件組裝,到慢慢地提升國產化率,在這段過程中,原始廠就能賺大量的錢。

所以,如果使用者沒的選擇,只能買整機,原始廠美滋滋,如果使用者有其他選擇,那麼,出口生產線,幫助使用者生產,也是一種替代的選擇。

總之,賺錢是第一位的。

蘇霍尹設計局。

“什麼?東方來的考察團,要和米高揚設計局達成協議?這怎麼可能,他們不是已經在使用我們的蘇27戰鬥機了嗎?”西蒙諾夫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看著面前的人。

“是的,他們的確看上了我們的飛機,第一批飛機,在他們的手裡表現良好,滿是讚譽,但是…東方人一直都在追求自主生產這款飛機,我們如果不答應他們的要求,他們就只能選擇其他的飛機。”普加喬夫懊惱地說道:“對我們蘇霍尹航空聯合體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紅色帝國崩塌之後,各個軍工企業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蘇霍尹把自己手下的飛機廠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蘇霍尹航空聯合體。

對他們來說,東方的市場是最重要的,他們遠東的共青城製造廠,從上到下,哪怕就算是三歲小孩都知道,是來自中國的訂單挽救了他們的工廠。

第一筆的訂單,就讓他們吃飽了肚子,接著,他們打算吃第二筆,第三筆訂單呢,東方要自己生產?怎麼可能?

他們已經拿捏住了,認為東方對蘇27很滿意,沒有別的選擇,誰能想到,他們居然去選擇曾經不要的米格29了!

“他們怎麼會看上腿短的米格29?”

尼科謝夫一臉苦笑:“是的,米格29是腿短的,這是它最大的問題。但是,東方來的客人已經給米高揚設計局提出了改進的建議,聽說有去掉輔助進氣道,增加機背保形油箱等建議,如果把這些專案落實了,米格29能夠增加兩千升的機內燃料,航程也能達到兩千五百公里左右。”

從一千五,到兩千五,這已經是質的飛躍了!

西蒙諾夫的臉色嚴肅起來了:“是東方人給提出來的改進建議?”

尼科謝夫沉重地點頭。

這個訊息至關重要,這說明了東方人對米格29很用心!如果東方人選擇了米格29的話,那就意味著,他們蘇27的後續出口,將會化成泡影!

雖然也有不少客戶看上了蘇27,但是,他們的採購數量都很少,個位數,十位數而已。

東方就不同了。

他們已經估測過,東方至少需要兩百架以上的蘇27戰機,最多的話,會需要五百架以上,東方將會成為老毛子之外,最重要的蘇27的使用者。

也就是說,僅僅是來自東方的訂單,就能讓他們蘇霍尹航空聯合體過得很滋潤。

但是現在呢?

這塊肉,居然要落到米高揚設計局那裡去了?

“不行,我們絕對不能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西蒙諾夫握緊了自己的拳頭:“我們必須要讓東方人回心轉意。”

“那麼,我們就要拿出自己的誠意來。”普加喬夫說道:“東方人想要採購第二批蘇27戰機的同時,附帶引進蘇27的生產技術,如果我們要繼續合作,那就必須要答應他們的要求。”

他們只想要賣戰機,不想賣技術,但是現在,他們突然發現,想要把戰機賣出去,那就必須要賣技術了!

怎麼辦?

“到目前為止,東方也只能生產二代機。”尼科謝夫開口了:“所以,他們就算是要自主生產,也需要我們提供大量的配件,甚至在開始階段,還是全部的配件。初期的訂單裡,我們還是能賺到大筆的資金的。有了這筆資金,我們就能改進自己的戰機,雙座的蘇30,還有高效能的蘇35,都需要資金來研製。等到以後,就算是他們掌握了蘇27的製造技術,還得繼續求助我們,才能生產更先進的型號。”

現在出口的蘇27SK,是在他們自用版本上簡化出來的,算是初代產品,什麼軟骨病的問題,一直存在。

到了蘇35,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雙座的蘇30,是更加強大的戰鬥轟炸機,這款飛機,原本是為蘇27生產了雙座教練型,結果發現效能不錯,可以改裝成為專門的戰鬥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