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沈霍伊還是沈高揚(第1/4頁)
章節報錯
體型修長的殲八2,就在眼前。
這款飛機,褒貶不一,喜歡它的人,將它誇得天花爛墜,什麼空中美男子,什麼就連F22都沒法和它比,貶低它的人嘛,垃圾,最失敗的二代戰鬥機,那麼長的機體,稍稍做個大過載機動,就得閃了腰!
雖然說法不同,但是目前,國內只有這種飛機可以用,航程比殲七遠,改裝潛力比殲七大,海軍和空軍,都得把它當做寶貝來用。
但是,有槍沒彈不行,有飛機沒有先進的機載武器也不行啊。
怎麼辦?
秦濤繼續開口。
“我聽說,14所那邊,還有中航雷達院那邊,都在搞先進的機載雷達,等到以後,咱們一定會用上先進的脈衝多普勒雷達的!”
秦濤當然知道歷史的走向,雷達這個短板,國內會彌補起來的。
雖然相控陣雷達很先進,但是造價也太高,所以,現在的主流還是採用平板縫隙雷達天線的脈衝多普勒雷達,這個天線是平板的,在上面開出來大量的縫隙,縫隙還得是波長的幾分之一,所以,加工的難度很大。
紅色帝國時代的老毛子都搞不定,只能繼續用倒扣鍋蓋的雷達。
但是,國內的雷達所卻迎難而上,要把這種雷達技術研發成熟。
14所首先搞出來了1471雷達,這是國內第一款X波段機載脈衝多普勒雷達。
14代表14所,7代表雷達天線直徑700毫米,正好滿足殲八機頭的空間需求,1代表第一款。
這款雷達採用了中低脈衝重複頻率技術,波束寬度3.3度,雷達對典型目標發現距離在50公里到60公里左右,平均故障時間50小時,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首次具備了下視能力,利用脈衝多普勒技術,濾除了地面雜波,可以配合半主動霹靂11空空導彈,進行超視距攻擊!
但是,這款雷達還有很多不足:缺乏高脈衝重複頻率模式,對近距格鬥的支援嚴重不足,缺乏對地模式,所以,在和中航雷電院的競爭中落敗了。
後者突破高中低三種頻率,首先做出來了具備地形測繪功能的脈衝多普勒雷達,所以,這款代號為JL10A的雷達,成功地裝配進入了飛豹戰鬥機的機頭內,還起了個響亮的名稱,叫做神鷹雷達。
這個專案的失敗,沒有讓14所氣餒,他們繼續奮發研究,很快就搞出來了1473雷達,效能先進,實現了反超。
之後,國內的機載雷達,就開始飛速進步,增加口徑的1491雷達,成功地塞進了殲11的機頭裡,從此,殲11開始全面使用國產化的武器,再也不用蘇27的倒扣鍋蓋天線了。
“是啊,咱們也知道,國內的科研隊伍正在迅速研究,但是,這畢竟是需要時間的。”孫匆說道:“咱們的殲八2,在84年就首飛了,88年定型,現在部隊已經訂購了一批,雖然機頭前面有個巨大的雷達罩,但是裡面就是一部208雷達,原本作為截擊用途的殲八2,還得使用咱們的紅外格鬥彈,咱們著急啊!”
作為這架飛機的設計人員,他們很著急,機體他們搞定了,但是航電得由配套單位來做啊!
“如果想要儘快獲得先進的雷達裝置的話,那就必須要從國外進口。”秦濤繼續說道:“西方不亮東方亮,咱們可以去老毛子那裡找找好東西,老毛子的米格29戰機的機頭,和咱們的機頭差不多,所以,可以看看這款雷達是否適合。”
米格29的雷達?
眾人眼前一亮。
“現在,咱們國內已經進口了蘇27戰機,使用了老毛子的R27和R73導彈,米格29戰機用的也是這些導彈,所以,如果我們引進了他們的火控系統,那就還能配套使用相應導彈,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浪費和負擔。”秦濤繼續介紹:“如果要是軍隊不用的話,也能賣出去,開啟外貿之路。”
這句話,讓在場的人更心動不已。
自從國門開啟之後,各個軍工企業都在想辦法把自己的飛機賣出去,天府之國的132廠,佔據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改裝出來的殲七戰機,受到了市場好評,前前後後賣出去不少,甚至還打算在殲七的基礎上進行大改,搞出來一款更加先進的外貿戰機。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老巴還加入了這個專案。
北方的601所和112廠,就沒有這個能力了,他們生產的殲八戰機,在國內算高檔戰機了,價格高,格鬥效能差,攔截能力不足,所以,根本就賣不出去。
如果要是換裝了老毛子的航電,然後把飛機賣出去,他們也能出口創匯了!
自從把飛機送到美國人手裡,被人家裡裡外外研究個透徹,所以,這款飛機也沒啥秘密可言了,完全可以拿出去搞軍售賺錢。
“老顧呢?”武勝利看了幾圈,也沒有發現顧老的身影,忍不住問道。
“他在車間那邊,搞一架新的試驗機。我帶你們過去吧。”孫匆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