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章 李茂貞的不甘(第1/2頁)
章節報錯
據報,李茂勳走東門逃出的隴州城。
隴州以東是岐州,看來李茂勳是預備翻越隴州東面的茫茫大山,再逃到鳳翔城裡去。
李曄安排了一位十將領百人去追捕。
可隴州的大山裡荒無人煙,環境險惡,進得去但很難出得來,故而李曄也囑託了,追到汧山腳下便可。
隴州既已收復,李茂勳是死是活,已無關緊要……
隴州城內另有糧草數萬石,珠寶錦緞無數,李曄已安排船隻提前運往陳倉。
城內降卒近千人,交由各部各自看管,待到撤軍時再全部押往後方。
另有大量賊兵逃出城外,散佈在隴州境內,朝廷暫時無暇處理,只有四下廣張榜文,凡主動向官府繳械投誠的,皆免除罪名。
朝廷同時加緊擬定出了此次征討隴州的功勞名簿,再預支隴州城內得來的錢帛,一一分發至各部。其中先登勇士,一律官銜升三階(按唐制三十級將官銜),賞錢十萬。
李曄為提振軍卒士氣,樹立先進榜樣,親自到了鄧筠部駐地,再親手將恩賜制文及賜錢交勇士之手。
賞賜到手,軍中因禁令而帶來的些許怨氣自行消散。
而有了這一次先例,以後便就有了依據可循,凡朝廷兵馬出征,皆不得騷擾百姓……
離開隴州前,還得選派出留守將領。
隴州新近收復,形勢不穩,各地還流竄有大量賊兵,且隴州又位於關隴道正中,地理險要,是關中的西面屏障,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隴州與其餘地方不同,必須得有親信大將駐守,李曄和朝廷兵馬才能放心離開。
李曄原打算留下韓遜。
因為韓遜的官職本為秦州兼原州刺史,而秦州位於隴州以西,中間隴山相隔,自李茂莊死後,此地便成了無主之地,各部番人渠帥哄搶不休,韓遜想要實際據有秦州,當還得再出一番力才行。正好,可將隴州借與韓遜做後方領地,順便也替朝廷看守隴州,待韓遜取下秦州後,朝廷彼時也徹底解決了鳳翔逆賊,再來接手隴州。
如此可一舉兩得。
可韓遜卻請求與朝廷人馬同去岐州,攻打鳳翔城。
李曄頗感意外。
他把隴州先留給韓遜,便於後者攻打秦州,實際也是在為韓遜和他靈州人馬考慮,算是對他們不遠千里來歸附的忠心的一種獎賞。難道韓遜看不出來?可他又為何要推辭自己的善意……
想來想去,似乎也只有一種合理解釋。韓遜急於立功,以換取天子和朝廷的更多信任,故而選擇先同朝廷兵馬一道攻打鳳翔。
若真是這個緣由,那李曄便不能拒絕了。
臣下要表忠心,他身為天子,當熱烈歡迎才是,怎麼能拒絕呢?
況且,透過攻打隴州城看來,韓遜不愧是鎮守邊疆多年的老將,這與賙濟等在禁軍內混跡多年的老將不同,可謂沙場經驗豐富,作戰手段老辣,能帶上他一同攻打鳳翔城,大有益處。
李曄於是退而求次,選擇留下以守城見長的楊守成留守隴州。
楊守成來請示守隴州之要。
李曄回覆他兩點:一、清剿殘寇;二、安撫民心。
鳳翔城內。
李茂貞不敢承認,也不能承認,他的鳳翔真的敗了。
當他猶豫不決、未能及時援助汧陽時,他其實就已經預料到了今日的局面,隴州淪喪,鳳翔徹底成了一個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