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

距成都府羅城不遠,山灣深處,有一處引溪水環繞的農家莊園,水上架有三座竹橋,莊園內也多為竹製屋舍,約十來間,稀稀疏疏坐落著。

任誰單瞧上一眼,便知,住這園內的定是一位隱世的高雅士。

而正東的竹橋上另搭有一青翠竹門,門楣上掛一木編額,上書「洗墨園」三字,更為此莊園添風雅。

稍有文學底蘊的人皆知,「墨池」典故出自東晉王右軍。相傳王羲之勤事筆墨,屋前一灣池水,專做清洗筆墨硯臺處,日積月累,池水皆為墨色,故得名墨池。此間主人以「洗墨園」命名,自是暗藏了傾慕效仿之意。

洗墨園居處清雅,位置偏僻,加之亂世惶惶,平常少有人來往。

今日,卻闖來了一大隊人馬。

這些人個個凶神惡煞,袒胸露乳,或胸前文虎豹,或滿臉刺墨字,一看便不是善類。偏又個個騎在高頭大馬上,衣著華麗錦緞,脖子上纏金念珠,顯得不倫不類。

當先兩騎並驅。

離著洗墨園不足百步處方停下,其中一人道:「八哥,這便是姓馮那老頭的住處了,可是讓我一通好找。」

「辛苦晉暉兄弟了。」

八哥王建回道。

在這一隊凶神惡煞的壯碩大漢中,也就王建的面相算得稍稍親善些,雖也是身形如鍾、鷹視狼顧,但好歹臉上和胸前不見刀疤刺墨,臉上甚至還能擠出些笑容來。

當然這些笑容也是來者有據。

從當年一個靠販鹽盜牛為生、整日躲避官兵追捕的江洋大盜,搖身一變,如今成了重鎮西川的節度使,部下悍將無數、精兵十萬,所經處無不拜服,帳內蜀地美女雲集,夜夜吹笙簫。論人生得意者,莫如他王建的了。

然而王建的志向還遠不至此。他非但要做西川節度使,甚至還要獨享劍南三川,做這蜀地的王。

其實王建本非生來便有如此恢弘的志向。

至少當他被官兵追剿,被迫跳進糞池內與蛆蟲相伴來求生時,絕不會想過有朝一日,他也能割據一方,稱王稱霸。

所謂時勢造英雄,如今這個全魔亂舞的時代,到處都充斥著殺戮哀嚎的時代,正給了他這種生來桀驁不馴的人最好的舞臺。

再看如今的劍南三川,楊守亮只敢蝸居漢中一隅,名義上據有了利、閬、果等川北之地卻不能控,實無膽鼠類;至於普州的韋君靖,在亂世裡營營苟活的一個無名小輩罷了,無才又無能,根本不用拿正眼去瞧;東川的神策軍和顧彥暉,雙方都有著致命的弱點,原打算讓他們相互內鬥,再趁機漁利,如今看來,大可以一鍋全端了。

這樣大好的形勢擺在眼前,便是王建沒有獨霸蜀地的野心,也只好「勉為其難」,將他們一一清除掉……

而要做這蜀地的王,單靠打打殺殺是不夠的,還得裝點門面,時而慈眉善目,贏得蜀地官紳、士人和百姓的擁戴,方才能坐得穩、坐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