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事先已從兵馬府內確認了一點,各禁軍中所有將領,自三品大將軍以下、九品陪戎校尉以上,凡有武官銜、屬徵稅範圍內的將校,已全部繳納完畢。

這不是什麼難事。這些將校所納,加起來也只七八萬貫錢。

接下來就輪到朝中百官們了。

再之後,便輪到錦衛出馬,李曄也該展現一下「天子一怒」了……

紫宸殿上下,人頭攢立,卻寂寂無聲,氣氛壓抑到了極致。

君臣所有人都心知此次朝會所論何事。

李曄其實心情平靜,絲毫無怨憤,包括對殿下面那些罔顧自己諭令、至今不納賦稅的官員。

他相信,他們當中沒有傻子,懂得審時度勢,也比外面那些上躥下跳的國戚和功勳們更明白,惹惱自己的下場是什麼。他們至今未納稅,只是迫於家族壓力太大,不敢納。

據戶部賬冊所錄,三四品朝中大員們幾乎已全部繳清,而還未納稅的,多為六七品各司低階職事官員,當可以說明這一點。

已有不少低階官員遞交了辭呈,從他們的言談中,也可以看出,他們並非是對天子和朝廷有怨言,實在是族中壓力太大,他們承受不起……

也正因為如此,李曄才破例開了這紫宸殿,再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

「諸卿。」

李曄開口了。

令滿殿百官驚訝的是,天子的語氣平靜、親近,絲毫無他們預想中的雷霆震怒。

「前幾日,朕召見了一位縣鄉大戶,他家中田產千畝,宅地百畝,按新稅法,各項相加,需納稅錢近百貫。可意外的是,他卻並不顧惜家財,極力擁護新稅法,已提前繳納所有稅錢,一文不差。朕得知後,既欣慰、又好奇,故而才召見了他。你們可與朕一樣,也覺得好奇嗎,這天下竟有不愛惜財產之人?」

百官們有些為難,不知如何作答。

天子有問,臣下不能不答,可要答「好奇」,又感覺太隨意了,不符合紫宸正殿這個莊嚴場合。

好在天子並不想為難他們。

他們尚猶豫時,李曄已自問自答:「他告訴朕:世間萬物,皆有定數,位高者居其三,權重者居其三,富有者又居其三,餘下芸芸眾生、田間野農,雖人眾,卻只能得一。據其所得,量其所出,故當位高者、權重者、富有者多出,野農少出,方符合自然之道,得世間太平……

「不知諸卿聽完後,有何感想?」

百官自是羞愧不已。

一個地方大戶尚且有如此胸襟和見識,反觀他們自己呢?

崔胤站出來道:「此人以天下為念,胸懷遠大,可徵召入朝。」

其餘官員忙應和道:「崔大夫所言甚是。」

多少可緩解下他們的羞愧……

李曄卻只擺了擺手,不答,又道:「朕想再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殿下百官立即做出洗耳恭聽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