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章 前途通暢,後庭無憂(第1/2頁)
章節報錯
朝廷通行陳倉道後,便來到了漢中。
接下來的問題也都集中在漢中身上了。
首先明確一點,若要去往蜀地,必經漢中,根本不存在繞行一說。
可楊守亮會放朝廷人馬通行嗎?
楊守亮以漢中立身,當初,便是王建西行,興元軍趁勢搶佔利、閬等地之時,楊守亮亦是不肯離開興元一步,可見他對於漢中的重視。
楊守亮此人不算女幹詐,大部分時候也信守忠義,一直尊奉朝廷,繳納田賦,可這並不等同於,他便敢放朝廷大軍踏入漢中,將他的身家性命,全部暴露在朝廷的兵鋒之下……
康承業建言,楊守亮禮敬楊復恭,朝廷可先說服楊復恭,再借楊復恭來勸說楊守亮。
又建言,朝廷同時得有兩手準備,以防範楊守亮不從。
康承業此處的另一手準備,指的是儻駱道。儻駱道雖山路狹窄,不便行軍,可卻佔了路途近的優勢,故而一直為商販們通行首選,沿途棧道也因此得以修繕。另有一事,楊貴妃喜吃荔枝,尤其是故鄉蜀地的荔枝(楊貴妃在蜀地長大),而荔枝不易儲存,為將其快速運往關中,使楊貴妃能吃到新鮮荔枝,故而玄宗曾大力修繕儻駱道,這也使得儻駱道在唐代、尤其中唐以後異常繁忙。.
便是後來德宗為避朱泚之亂,奔逃漢中,走得就是儻駱道。也算是得了他祖父大力修繕此道的餘蔭。
至於眼下,儻駱道久已失修,漸漸回覆了它自然天險的本色。可於此道潛伏一支人馬,從背後入漢中,卻也是有可能的……
過漢中,南下蜀地,又有兩道。
主道為金牛道,可直通西川成都府;輔道為米倉道。
金牛道上有劍門天險,由龍劍節度使楊守貞鎮守。
康承業預言,無論有無楊復恭的勸說,楊守貞都必不會放行,因此朝廷應將重心放在米倉道上,經由閬州、巴州入蜀,然後再折返至劍州身後,直抵梓州、綿州。
其中閬州為重鎮,水陸交通發達,輻射四面,又兼得地利,易守難攻。遙想東漢末年,張飛便鎮守在此處,以保蜀國無憂(閬州,今閬中,有一別名,保寧,即保蜀地安寧之意)。
鑑於閬州的重要性,康承業建言,朝廷應提前謀劃,以保前途通暢。
所謂***無憂,便是要威服關內諸藩,將他們徹底壓制住,以確保朝廷大軍入川后,不會在關中生是非。
包括新得涇州的李思恭,邠寧楊守信和蘇文建,鄜坊李思孝,和華州韓建。
針對上述諸藩,康承業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處置建議。
李思恭雄踞渭北,羽翼已豐,且向來遵從詔令,從未有過悖逆之舉。康承業建言,應儘量規避武力,設法說服李思恭,教他主動讓出涇州,依舊退回夏綏去。
邠寧則應武力奪取。
楊守信、蘇文建與李思恭不同,他們除邠寧外再無立足地,本就不存在說服的可能。
再則,由渭北入關,歷來兩途,一是沿蕭關直下的關隴道,二是沿涇水河谷而下,邠州正是位於涇水河谷上最險要的城池,必須握在朝廷手裡,掐斷涇水河谷,方可保關中北面無虞。
且楊守信本是朝廷派出去的,蘇文建又實力弱小,若這二人敢有不從,任意派一支人馬前去,應難度不大。
鄜坊二地雖比鄰關中,可由於山勢陡起,加之二地內部豪強林立、相互廝鬥,實則於關中威脅不大。可取,也可不取,都不足以影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