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從同州回到京城時,已是八月中旬。

從七月中旬他離開鳳翔算起,鳳翔城如今已被圍了整整一個月。

期間他一共只收到康承業的一次稟報,是在四層壕塹將要全部掘成之時。除了樹木樁、穿線結網、掛警鈴,康承業另從鳳翔各地蒐羅起數千惡犬,也栓在壕塹旁邊一併盯住城內,又能省下不少巡邏兵力,也就在這時,鳳翔城內組織起了一次大規模反擊,三千賊兵從北門殺出,妄圖衝破朝廷的封鎖圈,最終再次敗退。

除此外,康承業再無稟報。

李曄若想知曉更多鳳翔情況,只有主動遣人去詢問或打探。

據得回來的訊息,鳳翔城內外已完全為壕塹阻斷,城內出不來,城外本不會進,雙方再沒有大的戰事,可小的衝突卻從未斷過。

城內賊兵不死心,幾乎每天都會放出一兩小股賊兵來城外探路,可城外早已是壕塹重重,根本就無法通行,且一旦接近壕溝,便會觸響鈴鐺、驚起惡犬吠叫,然後就會引來附近巡邏的軍卒。

除此外,時有城內逃卒或百姓從城頭上逃下來,想逃出城外的封鎖圈。可各部早得了康承業發出的軍令,凡從城內出來的,皆為女幹細,一律格殺勿論,若教城內一人逃出,按軍***處。

就在本月初,鳳翔城還曾開過一次城內,從裡面放出大批老弱百姓。也不知是可憐這些百姓,還是想用他們來做前驅,躺平城外的壕塹……可城外沒有手軟,用箭雨又將這些老弱百姓驅趕了回去。據說一時間哀嚎遍野,城河流血,鳳翔城下頓成修羅場。

這些事,康承業都未曾請示或稟報。

李曄明白康承業的良苦用心,故而知道後也僅僅是知道了,不做任何指示……

如今,康承業終於派人來稟報,必定是鳳翔有了重大情況。

李曄展信一看:李繼昭欲降。

康承業另附上自己的判斷,如今鳳翔城已為孤城、死城,城內人心惶恐,人人自危,李繼昭於此時投降,當不至有假。

李曄同意他的判斷。

鳳翔城內糧食儲備豐富,至少被圍困的半年內當糧草無虞,但這並不意味它便能堅守半年。因為守城的終究是人,是人心。

看著城外一道道壕塹,再看看被徹底困死的孤城,城內的人會悲觀,會絕望,然後瘋狂的尋找一切可以求生的機會……

李繼昭這種自恃勇武之人更是如此。

他也不是第一次改換門庭了,如今這個亂世,有武力,能打仗,能以一敵十,能陷陣衝鋒,還怕沒有人賞識,得不到重用嗎?

既然李茂貞和鳳翔已徹底陷入了絕境,再改投天子和朝廷名下便是……

康承業只分析了李繼昭投降的意圖,但沒有建議天子如何抉擇。

其實這種不表態背後,已隱含了康承業的表態。

康承業必是傾向接受李繼昭的投降。

細細一想便知道了。

鳳翔城雖遲早可破,但終究未破,李繼昭身為城內的二號實權人物,他的投降必然會極大地縮短城破的時間,這對朝廷來說極為有利。

至於李繼昭曾詐降,直接導致賙濟身死,這些情感因素,不應當拿來影響對現實時局的判斷。

此其一。

其二,再觀朝廷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