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曄沒有一力獨斷。

他先詢問了帳內諸將,各部情況如何,明日是否還可再戰,或是先暫歇一日。

諸將均表示小兒輩們觀戰了一整日,求戰心切,急於立功報效聖上。

苦戰了半日的韓遜也表示靈原兵可再戰。

韓遜並分析道,今日攻城已讓城內恐慌不安,理應繼續猛攻,一鼓作氣拿下城池,切不可給賊兵留下喘息之機。

李曄這才做出決議,明日再戰。

接著讓今日出戰的韓遜來與眾人分享攻城得失。

韓遜謹慎地思索了許久,方與天子及諸將肯定道:「只需延續今日攻勢,明日當可拿下隴州城。」

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預斷。

且韓遜不似一個誇口之人,今日又親臨城下指揮,當更瞭解攻守雙方的態勢,故而眾將一時都興奮起來,紛紛詢問緣由。

韓遜回道:「城內守備不足。」

這麼簡略幾個字顯然匹配不上眾人的興奮度。

韓遜又多解釋了幾點。

首先是城頭上工事不夠堅固,已多為拋石機摧毀,導致賊兵若要探頭反擊,便就暴露在了弓弩射程內,可在城下射殺;

其次城牆工事有重大缺陷,竟只有兩處馬面與箭樓,讓城牆腳下存有大量攻擊盲區,可讓將卒們從容休息、調整;

其次守城器械不足,讓攻城器械和軍卒可以輕鬆接近城牆,甚至爬上城頭;

再次守城賊兵多新丁,拋下的滾木礌石大多沒有準頭,且一旦攻上城頭,必然一鬨而散;

再次賊兵內軍心不穩,似有猶猶豫豫之處……

最後韓遜再以事實說話:「今日我部攻城近兩個時辰,傷亡竟不足百人,可見賊兵雖據有城池之利,實則徒有聲勢罷了,不難攻破。」

眾將聞言皆喜。

李曄沒有急著高興,他又仔細回想了韓遜所說的城頭上守備不足,挑出重點來與諸將商議,如何找出剋制之法,利用對方的弊端……

眾將紛紛建言。

順便也擬定了明日的攻城之法。

此時,李曄方露出自信的笑容,與諸將約定:「明日此時,朕再於隴州城內,親與諸愛卿一一斟酒。」

次日。

當朝廷兵馬再次陳列隴州城下時,城頭上正搶修城垛和女牆。

其實拋石機準度極差,託城頭工事簡陋的「福」,也只砸毀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女牆,但李茂勳也不是傻子,他很清楚,正是這些缺損女牆和垛口的地方,必將成為朝廷兵馬下一次的重點攻擊區域。

然而此時再堆磚砌牆顯然來不及,所謂的搶修,不過架設些木製或竹製的柵欄。

李曄利用了掌控城外所有資源的優勢,昨夜軍卒休息時,部分輔兵和民夫卻還得連夜勞作,又新從四周採回來不少巨石。

李茂貞堅壁清野,還能將石頭也全搬進城裡不成?

於是,正式攻城之前,又是長達一個時辰的拋石機轟炸,把隴州城頭上那些搶修出來的柵欄再次碾碎。

一個時辰後響鼓,所有云梯、衝車、木驢、半截船等大傢伙,再次浩浩蕩蕩地開向隴州城下。.

由鄧筠領部發動第一輪攻勢。

什麼樣的將領帶出什麼樣的軍卒。

鄧筠所部將卒,便如同鄧筠本人一樣,可能章法不整,但卻剽悍異常。

他們根本等不及雲梯慢騰騰地架設,一殺至城牆腳下,便迫不及待地爭先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