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章 王行實訪京(第1/3頁)
章節報錯
幾日的操練後,三千鄉丁被教授瞭如何以行伍站位,天子巡閱時如何喊萬歲,可卻沒有教他們該如何回答天子的問候。
主教官胡萬四也未料到天子竟如何親善,還會主動問候鄉丁……
於是,有的鄉丁回答「不辛苦」,有的繼續喊「萬歲」,還有的甚至反問「你就是皇帝啊」……
胡萬四忙連聲喝止:「都閉嘴!不得胡言!」
李曄擺了擺手,不以為意。
待場內恢復安靜後。
李曄即興道:「朕非是草木無情之人。朕知曉,眾鄉鄰平時忙於耕作,少有休息,如今好不容易得了閒時,卻又要被遠路拉來此地操練,心中必定有委屈……」
下面三千鄉丁,俱值青壯年,胸中尚有熱血。於他們而言,能親見天子、耳聽天子教誨已是平生未有的喜事,如今又聽天子說得在情在理,竟能考慮到他們的感受,即便心中有委屈,也早顧不得了。若不是這幾日胡教官一再申明紀律,偶爾還用軍法恐嚇,他們此時便想大聲嚷出來,好教聖天子知道他們一點也不委屈……
「但是,」卻聽高高在上的天子話鋒一轉,「眾位俱是大好男兒,是無畏的壯士,受點委屈算什麼。男兒在世,也只有受得委屈,方能有所成就。
「而且眾位抬眼看看這世道,女幹佞當道,盜匪橫行,摧毀了我們辛勤經營的家園,奪了我們祖輩世代耕種的田地,甚至還要殺我妻兒同胞……眾位飽受其苦,想必已無需朕再多說。」
這些年來,關中百姓無不飽受戰亂摧殘、盜匪禍害。
這三千鄉丁自是不意外。
他們被勾起往日慘痛經歷的回憶,無不恨得咬牙切齒。
有的已忘了軍紀約束,大聲嚷叫出來:山匪最可恨!殺盡這些亂賊!……
李曄趁著群情激昂,為今日的即興訓話做結:「因而朝廷要組織爾等鄉練,教授行伍本領,除盡天下女幹佞,保護爾等之親人和家園。亦望爾等勤心苦練,莫要負了朝廷。」
三千鄉丁不知如何響應,唯紛紛山呼萬歲……
訓話畢,李曄未下將臺,又叫來胡萬四,當著三千鄉丁囑咐他:鄉丁非軍漢,雖是以行伍標準操練,但終究有別,在操練中,要多言語開導,不要動輒打罵;多點耐心,少點軍法。
前排鄉丁們聽見了,自是開心不已,頌讚天子。
胡萬四唯躬身領命。
李曄下將臺後,又私下囑咐胡萬四:鄉練只有短短數十日,而行伍操練全在平日之功,因而,需按鄉按村建構起基層組織,挑選合適的人擔任各鄉各村的鄉練長,以便鄉丁們返鄉後,也可抽閒時練習,精長本領。
胡萬四再次領命,並向天子跪地保證……
離開灞橋驛,返京途中。
李曄又向杜讓能詳細詢問了鄉練中的諸多事宜。
重點是徵役制度。
自改兩稅法後,朝廷事實上已取消了徵役,所有勞役均攤入兩稅,以錢財糧帛的形式徵收。
如今為推行鄉練,便又要改兩稅回租庸調,重啟徵役。
當然也不能完全改回租庸調,只是再次將賦稅和勞役區分開來。
比如原來的「庸」,意為輸庸代役,即可用絹帛代輸征役,如今朝廷不缺錢財,缺的是人力,自然不能再允可輸庸代役。且原有的租庸調中還包括徭役,又稱色役,即正役之外的勞役徵用,考慮到如今民力枯竭,百姓生活艱難,也不宜採用,以免涸澤而漁……
好在朝廷目前掌控地域有限,且關中人多地少,再改動稅賦徵役聽推行下去,也並非難事。.
添回徵役,便要適當減輕田賦兩稅,戶部目前正在核算中
。而重啟徵役,杜讓能的建議是,不再有正役和色役之分,統一核定勞役四十日。若超出四十日動用民力,當減扣賦稅,或直接計日發放餉錢……
這是杜讓能和戶部的職事。
李曄大概覺得還行,便點頭稱善。
只是另囑託杜讓能,賦稅是朝廷財政收入的基礎,勞役和鄉練是呼叫民力的核心,這些也都關連到每一個百姓,當格外謹慎。
李曄方回到京城,就有人來報,王行實入宮求見。
王行實乃同州刺史、兵馬都帥王行約之弟。
他不待在同州,跑來京城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