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昨日去了雲陽縣,並駕臨了雲陽園,還遭園中惡奴辱罵……

此事昨日便傳回了崔府。

差點沒把崔胤當場嚇死。

他當即派人去把那惡奴捆到京城裡來,連同惡奴身旁的幾個小廝,凡天子見過的人,統統捆來,隨後便準備親自領著他們去宮裡謝罪。

此時崔安潛聞訊趕了過來,急忙阻止了崔胤的魯莽行徑。

崔安潛畢竟飽嘗過人世沉浮,遇事比崔胤考慮得周全得多。他分析道,若將惡奴捆去宮裡,不等於告之天下人,天子曾遭一鄉野惡奴辱罵?如此置天子顏面於何地?再且,將此惡奴交由天子處置,不等同於給天子出難題麼?天子若殺之,則顯得心胸狹隘;若不殺,天子威嚴何在。

他們崔家既敢給天子出如此難題,那回過頭來,天子又會如何對待崔家……

崔胤驚出一聲冷汗,再不敢擅做主張,向叔父崔安潛問計。

崔安潛略一沉吟,解鈴仍需繫鈴人,杜國公當時在聖上身側,如何處理此事,當要問杜國公。

事不宜遲,二人連夜造訪杜府。

可杜讓能稱病不見,只遣府內老僕送來一張紙條,上書四字:歸土還田。

杜讓能在朝中口碑極佳,為人和氣,絕不是那種薄情寡義之人。他此時選擇迴避,必定是有著他的考量,也是為了崔氏叔侄好。

而他給的歸土還田四字……

便是雲陽園一事的癥結所在。

崔安潛、崔胤看後,心中瞭然,二人留下禮品,又託老僕轉達對國公的感激後,方離開杜府……

因而天子話音方落。

崔胤忙從席站起來,步至堂中,直接跪地請罪道:「臣昨日身在外朝,未知聖上竟幸臨雲陽園,故而未能從駕。臣請聖上責罰。」

既然天子未提園中惡奴之事,那他也不能主動提。

只能避重就輕地給自己找個罪名……

李曄回道:「不知者無罪。」

「謝聖上……」

崔胤接著跪直了身子,向丹陛上請示道:「臣另有一言。如今朝廷整頓縣政,務農為先,故臣欲以雲陽園之地獻於朝廷,用以擴充良田,這也是臣與崔氏的一點綿薄之力。望聖上恩准。」

言罷,崔胤大著膽子望御座上瞟了一眼。

明顯可見,天子面容融解,轉而為讚賞的淺笑……

果然如杜讓能所說,歸土還田……

「難得崔愛卿一片忠心。」

李曄帶著笑意誇獎道。

「不過朝廷也不能委屈了愛卿,而且朕又聽聞,雲陽園乃你們崔家族產,非是愛卿個人之物……因為,凡雲陽園歸還之土地,實地測量後,按市價補償錢帛。」

雲陽園貴的是地麼,貴是裡面的各種精美建築、題詩字畫啊……

崔胤自然不敢跟天子算這筆賬,唯有慷慨應道:「崔家延祚至今,全託了大唐和天家的恩澤,如今獻微薄之力,怎敢索要朝廷補償,唯望聖上收回成命。」

「那不行,」李曄果斷地擺了擺手,「凡事自有規矩在,朕亦不能壞了規矩。」

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