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積寺守軍只放箭,不追擊,說明他們兵力有限……

但也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得了軍令,嚴守不出……

眾將官七嘴八舌,意見不一。

張承業壓手示意安靜,再問遊奕卒:“可看清旗號?”

“看清了,旗上繪著群山捧日。”

是捧日都……

張承業心裡一鬆:“好,爾等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只要不是玉山軍的人駐守,便算得好訊息。

因為,若是玉山軍的人在守,拼死也不會放人從香積寺過去,從而直插他們主營的背部;而捧日都,總歸不會那麼拼命……

張承業做出了新的部署。

新派出一隊騎兵,專去探尋可繞開香積寺正面防禦的道路。

另安排專人用胡祿來捕捉四方聲響,隨時報與他知曉。

大隊人馬則就地休息,可食用攜帶乾糧,坐地閉眼小睡,給所有戰馬集體進食一次馬豆,繼續積攢精力……

已是翌日丑時。

張承業決定開始行動。

據監聽得來的聲音,城內左、右軍的戰線已南移了近一里地,從位置上來看,已推至玉山軍營北面壁壘下。右軍取得了戰場上的進展,畢竟他們人數更眾,又蓄謀已久。

且聽來的聲音裡還有投石機發出的轟隆聲,也說明戰線已抵達營壘附近,所以才需要使用到這種攻城重器。

張承業深信玉山軍不可能在一天時間內被摧毀,但他不敢有絲毫賭博心態,他身上肩負著天子的使命,一旦玉山軍全面敗退,右軍大獲全勝,他便永遠錯失了殲滅右軍閹賊的機會……

另一方面,他們還聽到了來自身後的聲音。馮都將那一隊右軍千人都終於進城了。

其實都不用聽,抬眼往身後一瞧就能瞧見。

大片大片的火把,在夜色下十分醒目,還一邊大聲吆喝,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進城了。

張承業能猜到馮都將的那點心思,故意做大聲勢,一面恐嚇左軍不要攻來,一面又可以讓劉季述、王仲先等人瞧著,我們可是全力在夾擊玉山軍……

但對隱藏印跡、想要偷渡香積寺的張承業來說,馮都將這種行為可是害苦他了。

因而,他也不得不立即行動。

張承業當即召集全軍。

隨後兵分兩路。

一路交與自己最親信的胡萬三統領,負責正面吸引;自己則親率另一路人馬向東跨過永安渠,迂迴向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