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濬並未被楊復恭唬住。

他反向御座上的李曄請命道:“聖上,數月以來,朝廷連番徵調邠、寧、夏、神策諸軍,本欲征討河東,如今河東戰事未開,正好可調派兵馬南下三川。臣請總領各部兵馬,奔赴三川,支援韋國公。”

“臣附議。”

劉崇望也站出來贊同。

雖然他和張濬在出徵河東一事上有不同主張,但在遏制名下兒郎已遍佈關中、山南西道的楊復恭這點上,他與張濬立場一致。

什麼?

上次想拿我的人馬去打河東不成,這次又要動用我的人馬去攻打西川?

楊復恭一個激靈又爬了起來……

但他只重重一哼,最終沒有張口反駁。

他如今算是發現了,在這朝堂上,宰臣們人多(嘴多)勢眾,劉季述與西門重遂也跟他不是一條心,他是爭辯不過的。

乾脆,任他們說去吧,反正都只是些空口說大話的傢伙……

好在,天子並沒有立即批准張濬、劉崇望二人的奏請。

楊復恭心裡稍稍一寬。

隨後聽見御座上傳來回復:“西川之事關係朝廷大局,不可輕易定論,既然眾卿意見不一,我們改日再議。”

天子的耐心倒是真好,居然還要再議……

話說回來,天子在自己失勢時不輕易定論,便是在偏袒自己。

楊復恭心領神會,第一個回道:“老臣,謹遵聖諭。”

……

……

張濬出殿時,依稀見階前一人向他暗中示意。

張濬又看了一眼。

是一名青袍宦官,身形略顯臃腫,正目不斜視地望著前方,可眼神卻偷偷來尋自己。與自己眼神相對後,又明顯地朝著東邊望了一下……

張濬覺得莫名其妙,正準備上前盤問……

忽然想起,這宦官近來常伴天子身邊。

禁宮裡的事,張濬略有聽聞,聽說天子不滿內侍省的安排,另尋了一批親信太監侍奉,內侍省強烈反對,一度引發了逼宮,最後還是天子棋高一著,壓制住了眾屑小……

這些禁內之事,張濬並不甚瞭解。

可此時他反應過來了,這名宦官顯然是奉了天子的意,前來暗示自己。

再順著那宦官所示意的方向看去,不正是浴堂殿所在的方位麼?

莫非……

張濬心裡一陣激盪,連忙便要上前徵詢。

可那名宦官見張濬收到了自己的示意,已轉身離開,且加快了腳步,顯是不想旁人看見他與張濬交流。

張濬素來頭腦聰明,很快便明白了其中意味。

他改變路線,未出延英門,沿宮牆折向浴堂殿,奏請浴堂對。

……

約半個時辰後,李曄乘輦而來。

遠遠看見天子的輦駕時,張濬又是一陣心神激盪。

自上次浴堂殿內面聖以來,已整一個月有餘,他自是無顏再奏請浴堂殿,天子也從未私下傳召過他……如今,他終於能再度面聖。

“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