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生物學,對於生物的進化路線,眾說紛紜,有許多的假說和論證,也經歷了無數的想象和推測,但是有一點,是主流生物界的普遍認知,也是人們現今公認的一件事。

生命,起源於海洋。

大海的浩瀚和無窮,給予了生命誕生豐富的環境,溫暖,流動的豐富營養,就是每個單細胞賴以生存的溫床,海底火山口的不斷噴發,狂風和暴雨的不斷翻騰,造就了海洋裡複雜的流動性,更是將生命的種子,灑滿了全世界。

此時,吳穹的加速意識,站在海面之上,目光,已經透過了海水。

經過十四萬年的演化,海洋,遠比陸地多了更多物種,它的物種面更廣,擁有更多的生機和多樣性。

吳穹將加速意識放大,只是在一片很小的區域,他就發現了數不清的生命形態。

海底火山口,海峽裂縫,淺海,海面,海岸沿線,深海,無數的生命,以各種匪夷所思的方式發展著。

始蟲大家族,已經在這片初葉星的海洋,枝繁葉茂,發展了眾多的平行分支。

進化金字塔,開始堆砌起來了。

吳穹觀測的位置,在一片火山口區域,經過十四億年的滄海桑田,大量的好氧型,厭氧性,嗜酸性,嗜鹼性,喜光和厭光類始蟲開始進行分化和微進化,產生了無數的變種。

以礦物質,營養維生多足類,進化成了撓足細菌,熱變形細菌,產甲烷菌,嗜鹽類菌,熱原體菌。

以硫化物和碳酸為能量來源的,發展成了綠色硫古始蟲,多足爬行始蟲,扁平始蟲,弱變形始蟲。

以火山灰,岩鹽發展的菌類,平行進化成了高嗜鹽始蟲,抗滲透始蟲,和酸鹼性始蟲和強耐熱始蟲。

還有數量繁多,廣泛分佈的各種型別,成百上千的遊走在各個海洋領域。

它們吞噬了一些尚未進化的原核始蟲或者其它真核始蟲,發展出了可供完整生存的細胞器,在特定的區域裡,穩定下來。

成為整個生物領域最龐大的,最簡單一類,古始蟲類。

吳穹看著數量繁多的始蟲類,也知道了它們在目前的生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

古始蟲類,是真核始蟲一步甚至是半步進化的單細胞形態生物。

它們,就相當於當初地球上的海洋古細菌。已經朝著穩定自己的方向進化了,絕大多數進化了一個普通突變,然後真核化成為第5步後或第6步後,就直接完成了全功能迴圈,形成了單細胞的自給自足系統。

它們,在進化上面,並沒有什麼動力,能成為一個擁有一個特質功能的細菌,已經滿足了。

它們是進化的退堂鼓十級鼓手,發呆專案業務海洋區總代理,並擁有進化頭疼症,躺平不動病等諸多特徵,它們清晰的找準了自己的定位,自覺的坐在初葉星生物班裡的最後一排,躺在溫暖,溼熱,鹽分的火山口和溫暖舒適的淺海,每天舒舒服服的吐著泡泡,遊動身體,吞一點礦物碎屑和有機鹽分,再排一點裹挾著蛋白質的顆粒。飄飄蕩蕩,度過一生。

最後,在適當的時候,分裂成兩個小始蟲,算是完成了生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