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各派的反應(第1/2頁)
章節報錯
反楚同盟的構想提出之後,蜀魏就開始為此做出努力。
一開始還是比較順利的,遼東公孫度在曹植許諾重利並封異姓王之後,表示願意跟隨曹魏一起反抗楚人。司馬懿出使西域,利用漢人的威嚴以及自身能力,短短半個月時間就說服了西域諸王出兵。
而曹植也在士族的支援下對內進行一定的改革,嘗試把散漫的關中軍整合成一個鬆散的聯軍。同時組織關中流民開荒種田,擴大糧食產量。
這些措施倒是緩解了曹魏的危機,暫時讓曹魏穩定下來了。原本自由落體的財政也終於不需要只依靠士族接濟,好歹有點收入。
但之後的合縱就變得沒那麼容易了。
曹植派遣部分細作潛入中原,試圖找到曾經的曹魏忠臣,煽動他們擾亂中原。
結果他們只能看到那些人長的老高的墳頭草了,連個孩子都沒活下來。
即便有些沒有被清理掉計程車族,也開始夾著尾巴做人了。曹植派去的細作不是吃閉門羹就是直接被抓起來送去邀功了。
前前後後曹植派去的五百多個細作,活著回來的只有幾十個。只有兩個世家願意繼續為曹魏效力,其餘都慫的不行。
這個結果讓曹植氣的不行,但是他也奈何不了那些人,只能感慨“人走茶涼”。
至於軍前司那邊的成果更是讓諸葛亮無語。羌族那邊正值內亂,沒時間來摻和他們這邊。
南蠻孟獲倒是願意,但是之前諸葛亮南征的時候被接連擊敗。諸葛亮雖然打服了孟獲,但也讓孟獲的威望暴跌。孟獲根本號召不起多少軍隊為諸葛亮效力。
至於楚漢內部的那些百越人,早就被楚人的分化政策整的精疲力盡。因為楚漢的繁華且軟硬兼施的民族政策,百越部落人口流失特別快。現在那些部落人口少的可憐,不把他們聯合起來根本沒啥威脅。
然而當軍前司的人用了大量的資源拉攏了十來個部落的首領,想讓他們結成聯軍騷擾楚軍。結果十幾個部落首領彼此一見面,當場開撕,勸都勸不住。
這樣的結果就是,軍前司白白浪費了十年來積攢下的家底,然後一點用處都沒起。反倒是因為太活躍,被剛剛成立的執法堂當業績扔進大牢裡了。
接到這些訊息之後,諸葛亮唯有報以苦笑。
看樣子反楚同盟想建立還需要任重而道遠啊。
“繼續派遣細作,嘗試說服我們在江南的支持者吧。”諸葛亮嘆了口氣,非常疲憊的揉了揉太陽穴,慢慢的吩咐道,
“好好跟他們談一談吧,以楚人現在如日中天的實力,他們還願意支援我們也不容易。”
“他們的名單一定要記下來,他們都是大功臣!”
諸葛亮這倒並非好意的,也是打算留下證據,防備這些人重新倒向楚漢。
現在軍前司在江南的大部分同黨都被清理掉了,還有一部分躲起來不跟他們聯絡了。但是他們中間很多人掌有軍前司的不少情報,諸葛亮必須留下威脅他們的手段。
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雙方的情報組織的實力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的。
楚漢重組的情報部可是整合了黑白棋,曉室,校事府三家的資源和力量。這三個隨便拿出一個都和軍前司平級,更別說三家組合在一起了。
這樣的後果就是,諸葛亮和楊修談合作沒一個時辰,楚漢情報組已經把他們聊天的內容打探出來了。而諸葛亮這個記錄他們在荊州的暗子的舉動也引起了武昌情報部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