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辭別劉備,回到了成都之後,果然與法正一同勸劉璋請劉備抵禦張魯的進攻。

雖然李恢、黃權一眾有識之士力勸,從事王累更是用繩索倒吊於城門之上死諫,奈何劉璋心意已決,令法正前往荊州請劉備入川。

於是乎王累自斷繩索,摔死於城門之下;而李恢、黃權二人也是無可奈何,大哭而回。

沐風在襄陽城內聽說劉備以龐統為軍師,率領魏延、黃忠諸將入川,於是連日裡拉著糜竺打聽訊息。

沐風可是知曉的,劉備軍至涪縣,劉璋親自出迎,也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龐統獻上了一個極為歹毒、卻也格外有效的計策:

龐統建議在劉璋到來後,設宴請劉璋赴席,卻於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擲杯為號,就筵上殺之,而後一擁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便得益州。

在沐風看來,擲杯為號的套路無疑有些老套,龐統大可向後世明成祖朱棣學習學習,來一個擲瓜為號的創新之舉。

又或者,劉備可以將阿斗從荊州接來,來一個擲阿斗為號,這般神仙操作必能千古留名……

要是這般,就是可惜劉禪同學了,躲過了長坂坡之摔,卻是左閃右閃躲不開來自親爹的摧殘……

當然了,玩笑歸玩笑,龐統的這個計策也得到了法正的支援,這無疑表示席上殺劉璋、奪取益州的計策極為可靠。

不過在原先歷史上,劉備礙於兄弟情份,倒是不曾對劉璋下手,而是從劉璋手下領了一支部隊,屁顛屁顛的跑去了葭萌關,防守張魯的同時,趁機收了一波民心。

沐風很有信心,當初城樓論英雄時自己便給了劉備一個“優柔寡斷”的評價,並且告訴了劉備“當斷則斷”的道理,想來如今經過了反思的劉備,一定不會讓人失望的:

“你說啥?主公又跑去葭萌關了?”

院子裡,沐風聽著糜竺帶來的訊息,猛地站起,一煉“你再說一遍”的表情。

好吧,看來那天城樓的話說到狗身上去了……

糜竺點了點頭,臉上倒是沒有太多意外之色:“不錯,龐士元曾謀劃在宴席上斬殺劉璋,派魏延舞劍,卻被主公制止住了。”

“咦?沐風,你怎麼說又跑去葭萌關?”

“哎呀,別注意這些無關緊要之事。”

翻了個白眼,沐風對於劉備這般行事倒是頗為不贊同。

劉備的仁德之名固然是個招牌,卻也是一個包袱,讓得劉備在許多事上失了先機。

有時候,沒有節操反而是一種好事,好比呂布“方天畫戟,專捅義父”這般沒節操之人,倒是殺了三國多少英雄,留下了不小的名聲?

若是曹操處於劉備如今的境地,只怕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便將益州吞入嘴中了。

“主公這番操作是真的迷惑啊!”

沐風感嘆道,語氣中倒是蘊含了些許埋怨。

沒有辦法,在沐風看來,劉備既然以及抱著取益州的主意,卻還處處擔心自己名聲受損,這無疑是當婊子還要立牌坊的行為:

劉璋承劉焉基業,自然不可能將西川拱手讓人,這兜兜轉轉到最後,劉璋與劉備兩方最終還是要撕破臉皮。

要沐風說,劉備還不如大大方方承認了自己是婊子的事實,而後心安理得的拿下益州。

“如今主公屯兵葭萌關,除卻聚攏白水關的兵眾之外,卻不知為何毫無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