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並沒有立刻回答李教授的問題,而是頗為猶豫的,看了澹臺滅明的分身一眼。

聖院中的學習氛圍,固然是這天下一等一的,但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加入聖院的。

想要成為聖院弟子,在聖院中就讀,或者工作,資質悟性是一方面,遵守聖院的規矩,則是另一方面。

你處在聖院中的哪一個級別,就只有許可權知道那個級別的資料。

李教授雖然已經到了長生第二境,論修為,遠強於此時的王陽明,但他的潛力已經耗盡,終其一生,都不太可能有太大的進步。

比起王陽明這個潛力十足,甚至連澹臺滅明都坦言,以後要讓出一頭之地的人來,他的許可權,無疑要小許多。

故而,有些事情王陽明可以知道,他卻沒有資格知道。

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顧忌聖院的規矩,比如說澹臺滅明這種大儒,就有資格透露其中一部分,不是那麼核心的訊息。

王陽明看向澹臺滅明的分身,目的就是為徵求對方的意見。

澹臺滅明人老成精,自是知道王陽明在顧慮什麼,當即微微一笑道:“其實這也算不上什麼秘密,李教授在我聖院中層職教多年,替我聖院培養出了無數優秀的弟子,這些資料雖然隱秘,不過告訴他倒也無妨。”

“是!”有了澹臺滅明這句話,王陽明便沒了顧忌,當即道,“李教授你有所不知,長生境界之前,並不是只能開闢三百六十五個竅穴。

眾所周知,我們儒道一脈,將開竅這一關卡,細分成了無數個小境界。

比如開闢十二個竅穴,稱為十二重樓。

往後還有二十四橋明月夜,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天罡地煞,三百六十大周天等等。

一般來說,在開竅境界,一次性開闢三百六十個竅穴,其天賦資質,即便在我聖院中,也能稱得上拔尖,只要運氣不差,就會被大儒收為弟子。

而如果一次性開闢大周天加上五行之數,就算是最為頂尖的天才,如果運氣足夠好,甚至能驚動亞聖,被收為記名弟子。

我說的這些,李教授想必是知道的。

不過我接下來說的,李教授一定不知道。

我們這些人被大儒、或者亞聖收為弟子之後,獲得的第一次教導,就是被傳授一門功法,功法講的,主要是如何找到身體中更多的竅穴。

地基打的最紮實,房子的高度上限,就越高。

傳說中孔聖在開竅這個境界時,就開闢出了一元之數,即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

正因為孔聖人替自己打下了如此雄厚的根基,他老人家日後的進階之路,才會一帆風順。

還在蛻凡境界,就能越大境界,誅殺長生境強者。

成為聖元大陸百萬年來,戰力最強,成聖速度最快的人。”

“一元之數,孔聖居然開闢瞭如此多的竅穴,他老人家的決心和毅力,絕非我這樣庸庸碌碌的後人能比。我們後人怕是隻有望洋興嘆,徒呼奈何的份了!”

李教授聽罷,長長一嘆,神色稍顯落寞,良久突然轉頭對王陽明道,“對了陽明,我記得你在三年前,突破了開竅,達到了神變這一境界,不知以你的天賦,總共開了多少個竅穴?”

王陽明抿了抿嘴,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隱瞞李教授,直言不諱道:“晚生愚鈍,在十二歲那年,才進入先天。

積累了三年,在十五歲,第一次進入開竅境界時,一下子開闢了三百六十個竅穴。

在開竅這個境界,我足足停留了十二年,二十七歲時,才進入神變境界。

當年孔夫子,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都只用了十個年頭,而我足足用了十二年,這才勉強追平了孔夫子他老人家,開闢了十二萬九千六百個竅穴。”

“什……什麼,你你你……”

王陽明本身,並沒有裝逼的意思,但他這番話,在其他人聽來,就是在裝逼。

前面半句還好,畢竟李教授早就知道,有關王陽明的光輝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