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綿綿的爹媽都在,季延也是在可活動的範圍內空出時間來往鄉下去。

他的表現算不上應對自如,但誠懇就是他最大的優點,兩位對季延都很滿意。

雖然好奇閨女以前不是喜歡她爸那樣斯文的人麼,怎麼就換了一個人喜歡,但事情已經擺在眼前,也沒有拆散人家年輕物件的意願。

至於徐老太反覆對譚媽提出的什麼農機站的青年家裡,也一直沒等到見面的契機。

徐老太礙於面子,也沒有死追著不放。

所以在外人眼中,季延這是已經見了家長了。

譚綿綿這邊算是爹媽不拖後腿,只要孩子覺得合適怎麼都行吧,甚至開始想著回去是不是要再省吃儉用一點,存點東西好在結婚的時候支援下閨女。

季延那邊就是拖後腿嚴重戶了。

因為季玉媽找了譚媽商量事。

說是商量孩子的婚事,但見面後,季玉媽直接了當的表示:“我哥那邊的大隊,有個姑娘很喜歡季延,以前也認識,本來我是打算把她說給季延的,誰知道譚綿綿忽然就勾,”

想起眼前人是譚綿綿的親媽,季玉媽也沒蠢到把勾搭兩個字說出來。

要是說出來還不得招人怨啊,所以季玉媽趕緊換了個說法:“這兩人就這樣突然的在一起,我季延本來很乖的,現在家也不回了,一腦門子心思都不用在正道上,

我尋思著,既然兩人處物件,那就處吧,反正也都處上了,我來問問你,你打算怎麼給你閨女安排婚事。”

“孩子的事情,他們都不著急,我倆也不著急,才十九呢,都不滿二十,現在年輕人不是我們那時候十六七就著急找人了。”譚媽原本坐得挺直的,腰桿筆挺,面帶笑容,以示尊敬和看重。

誰知道這個季延的母親,說話顛三倒四,一聽就不對勁,她也就卸了那股勁,轉為比較懶散的姿態,打算聽兩句敷衍過去就算了。

誰知道,她小看了人的不要臉。

季玉媽在問孩子的嫁妝和酒席。

譚媽倒是直爽,說不會低於其他大隊的姑娘。

回答問題的態度是很直爽,但是答案嘛,就有待商榷了,聰明人都聽得出來,這已經是敷衍。

可季玉媽心裡惦記著事啊,就真以為是人家已經對她掏心掏肺了,就問:“你看,你們那麼大老遠,要來這邊一趟也不容易,兩孩子關係那麼好同進同出的,說不定啥時候就著急半個酒桌宣告在一起了,

我想著我們馬上也是親家了,也不必見外,跟你說一聲,你把那,給孩子辦酒席和嫁妝的錢啊,就先放在我這裡保管,反正很快用得上的嘛,到時候勞力還有苦累活,都叫我,還有我大兒子大兒媳來做,準保你家譚綿綿順順利利加進來,

對了我還沒介紹我大兒子和大兒媳吧,他們可都是鎮上工作的……。”巴拉巴拉描述了一堆。

譚媽都樂呵了,呦呵,這還成了什麼高門大戶了。

便說:“行啊,這有啥,我們回去就給你寄。”

7017k